材料一: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向自然界索取,忽视对自然的保护。结果是洪水泛滥、土地沙化、河水断流、生物物种减退……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巨大威胁。
材料二:中国在发展经济、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循环经济的理论,开展了节约型社会活动……。
(1)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
(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1)①价值观是指人们判断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②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它在人们头脑中一经形成,便指导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向自然界索取,忽视对自然的保护,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自身也受到惩罚。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2)①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只有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②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三者关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本题考查对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的理解以及要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原因。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人的错误的行动,也就会对人类自身带来危害。人们只注重向自然索取而忽视保护就是错误的价值取向。人们应以此为教训,树立正确价值观,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要尊重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