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9月以来的金融危机,在华尔街引发了“金融海啸”,迅速波及世界。9月24日,国务院 * * 温 * * 在纽约与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举行座谈。温 * * 说,中美经济关系日趋紧密,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保持美国经济金融稳定,对美国有利,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中方愿与美方加强协调与配合,克服困难,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材料二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果断决策,迅速,及时制定完善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形成了一揽子计划。一年以来,各项措施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仍很严重,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重民生、促和谐仍是主攻方向。

材料三  2009年4月G20伦敦峰会及其前后,奥巴马呼吁中美乃至全球同舟共济,应对这场空前的经济金融大危机,并一再声称自己不搞“保护主义”。今天,奥巴马冒着引发贸易大战的危险批准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着实令世人难安。中国分量荷载的是世界的期望,彰显的是中国拥抱世界、融入全球的渴求与决心。

小题1: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爆发说明了什么?运用政治常识分析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危机的基本理由。(12分)

小题2:分析中国与美国加强包括金融在内的各项经贸合作的经济学依据。(10分)

小题3: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目前我国应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10分)

答案

小题1:①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爆发说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分)②国际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而共同的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4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对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世界各国不能“各顾各”,合作应对危机,是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所在。(4分)

小题2:①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下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开放性和竞争性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6分)②当前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都将带来的打击和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应对。(1分)③中美加强合作,有利于为我国防范金融危机提供经验;有利于增强中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共同战胜困难;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3分)

小题3:①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科技创新步伐;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增加就业。④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发展国际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10分)

小题1:第一问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设问属于原因依据类主观题。审题时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金融危机,在华尔街引发了“金融海啸”,迅速波及世界,其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这使各国合作的同时,也使一国波动会殃及他国。

第二小问主要考查政治生活中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际形势和背景。各国在金融危机问题上形成合作的国际关系,是基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以及当时的国际背景、形势(两大主题、多极化等)。

小题2:本题属于原因依据类主观题,考查经济生活中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知识。中国与美国经贸合作的依据要从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国际经济背景和形势以及对我国的意义等角度作答。

小题3:设问属于方法措施类主观题,属于综合考查经济生活的内容。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分析主体,国家(宏观调控)、企业(调整转变)、社会(保障、设施),这些都是针对国内的措施,还要分析针对国际的措施(交流合作、出口、反倾销和贸易保护等)。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