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友善》

①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动起手来;有的人缺乏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还有的人能关爱家人和朋友,但对其他人却漠不关心……这些现象都是缺乏友善之心的表现,即有悖于中 * * 的传统美德,也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人友善,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把“友善”作为20字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友善。

②友善,意味着宽以待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友善待人,表明人胸怀宽广,精神境界洁高尚。友善待人,是中 * * 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贤哲对这个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孔子明确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荀子则更强调了友善的重要,他说:“与人善言暖若绵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一个人友善待人,人必友善待他,这样,才有助于成就大事业,整个社会氛围才会和谐,社会总体效率才会提高。可以说,一个充满友善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

③友善,还意味着乐于助人,互爱互助。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发扬友爱互助精神,人间就会充满美好的真情。近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各种互帮互助活动,如“希望工程”、“送温暖”活动等,使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发扬光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④对亲人、好友、同事友善,也许不难,但能以友善之心对待陌生人,却并非易事。我们倡导的友善,其理想境界是广具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只有推己及人,普施善心,广推善举,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

⑤友善是和平的使者。在经济全球化、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取得协调的发展。

小题1:文中的观点是什么?这种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2分)

小题2:从行文来看,③、④两段的顺序不能颠倒,请陈述理由。(2分)

小题3:根据上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友善是和平的使者”的认识。(不超过50个字)(2分)

答案

小题1: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友善(论点)。这是针对社会上缺乏友善的种种不良表现及结合《纲要》的有关内容而提出的。 

小题2:第3段谈友善的具体行为,第4段将友善具体行为上升到友善的理想境界,深化了。所以不能颠倒。 

小题3:根据“友善”与“和平”的关系作答,联系实际要恰当,语言通顺。

小题1:

论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的第一段最后一句总结句“因此……”就是中心论点。作者 先摆了一些现象,然后引用资料引出认点。

小题2:

题目分析:抓住第四段第一句“但能以友善之心对待陌生人,却并非易事”来理解,作者是从比较“容易”的对亲人友善谈及不太“容易”的对陌生人友善,层次间是进一层,所以不能颠倒。从两层之间的关系说清理由

小题3:

题目分析: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友善”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谈感想。

单项选择题
填表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村问题,建国后多次在农村采取了重大决策,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了我国的热点问题。我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调查采访等,他们得出结论:生产关系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每空0.5分)

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                    》,大规模的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__, 走               道路。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多好快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      ”和_____      ______运动。

(4)      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分析对比:党在各阶段的不同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1)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                  制度;      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2)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3)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历史认识:通过上面的“分析对比”,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