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2010年是中 * * 党诞辰89周年。也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3周年。在 * * 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重大胜利。某校高三(2)班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同学们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收集到以下素材:

材料一: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在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到处洋溢着爱的暖流,凝聚着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这是举世罕见的一个民族以整体的力量与巨大的自然灾害相抗争的壮举,充分展现了13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之心和浓浓同胞之情,生动展示了中 * * 的强大凝聚力和大爱无疆的仁爱之心。

材料二:在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过程中凝炼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彰显出的中 * * 的大爱无疆、大勇无畏、大智无形,表现出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生命力,赋予中 * * 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是中 * * 精神在新时期的新延伸、新拓展、新升华。对口援建、科学重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部署全国18个省市对口援建18个重灾县(市、区),举全国之力重建汶川大地震灾区。

请你参与探究以下问题:

(1)请从“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分析材料中宝贵精神财富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同学跟帖认为,只有参与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去,才能成为抗震救灾精神的弘扬者。请你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要参加本班演讲活动,请你围绕主题,写出演讲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所弘扬的民族精神,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2)中 * * 精神在中 * * 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是维系中 * * 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 * * 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它不仅集中体现在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并非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 * * 精神的弘扬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中 * * 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3)从理论角度,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从实践角度,高举民族精神火炬,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奉献社会。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