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26分)

图  2002年---2013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文化消费纯收入消费支出文化消费
2002770360304072476183447
20061175986975913587282974
20132278015903114173825530183
注:①2013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材料一 我国现阶段文化消费总量在7000亿元左右,而实际的文化消费总量应该在4万亿元左右,增长空间极大。没有文化力量支撑的经济缺乏创意,是没有持续发展的后劲的。英国文化产业创造的年产值超过任何一种传统制造业所创造的产值,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必须靠文化产业来拉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经成为必然要求。

材料二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逐步深化,公民意识越来越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理念。

(1)结合表格(含注)描述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并从基本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的角度说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措施。(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关知识,简述我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优势。(12分)

答案

(1)现状:近年来,随着收入的提高和消费支出的增加,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比重偏低,且城乡、地区之间差距大,发展不平衡。(4分)

措施:①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

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良好的文化市场秩序。

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税收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落实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文化产业支持。(10分)

(2)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3分) 

②坚持和完善中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3分) 

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3分) 

④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3分)

题目分析:(1)该小问为复合性问题,首先要根据表格信息概括出我国文化消费发展现状,可以从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注解内容等方面来描述,纵向来看,表格数据反映了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消费支出、文化消费支出都在不断增加,但其中,务必要注意到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较低,因此,这可以概括为随着收入的提高和消费支出的增加,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比重偏低;横向来看,主要是城乡比较,可以概括为文化消费水平和占消费的比重城乡差距较大;注解内容描述了文化消费和占消费比重的东中西区域差距以及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消费水平,这可以概括为地区差距交大,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较大;最后,根据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必须概括出文化消费在总体上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其次,从基本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两个知识角度阐述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要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都来投资和发展文化产业,即可表述为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主要有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两个手段,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将这两点结合文化产业发展分别阐述即可。

(2)题目要求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关知识,简述我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优势,因此,该题的知识可以定位为我国的主要政治制度,首先,回忆我国的主要政治制度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三个基本政治制度。其次,分别从上述四个制度的角度结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行阐述即可。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