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关于“才艺”的主题阅读(12)

【材料一】出国前与作了学龄儿童父母的朋友们聊天,每每感叹孩子们沉重的教育负担,不但有厚厚的课本和冗长的作业,一到周末,各种才艺“兴趣”班更是夺去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大多数周末。

到美国后,我发现周围的很多人,也要忙于把孩子送往各种兴趣班,钢琴、绘画、汉语、以及各种体育训练。大概除了奥数在美国不普及外,其他方面与国内给孩子们和家长造成了沉重负担的各种课外学习并无不同。实际上,美国父母的负担可能会更重些,因为孩子放学的时间更早,而且法律不允许12岁以下的孩子单独在家,加上祖父母没有帮忙看孩子的传统,所以父母一方如果不辞职在家,要照顾孩子的各种兴趣学习真是非常困难。

那么,同是父母成为“孩奴”,同是孩子满满的日程,美国与中国的教育在这方面到底有没有差别呢?美国教育到底在哪种意义上还可以称之为“自由和独立”呢?

细细观察与思索,差别还是有的。首先是美国的各种兴趣学习基本上不会与升学加分连在一起。美国的中小学是学区制度,“拼”的是父母是否能付得起高一点的房价和物业税住在好区,大学入学,特别是名校入学,虽然重视孩子的才艺,但那是靠你的申请书描述,更多的情况下是与孩子们非常综合的情况联系在一起,完全谈不上用才艺成绩来加分。而国内为了满足标准化的需求,从奥数到钢琴,甚至是古琴,全部建立起来各种等级制度,为了考一个钢琴高等级,很多孩子整日练习几首考试曲目,考了一个高等级却不会实际演奏。

与此联系在一起的,则是孩子们在选择多元化上的区别。我相信不论中外,大多数父母让孩子们学习各种才艺,目的不是让孩子们走上职业艺术家这条独木桥。但在国内,很多情况下父母和孩子们为了考级别无选择,只好一条道走到“黑”,而在美国,因为学习更多是为了兴趣和培养孩子们的修养,所以孩子们在学习内容上可选择的余地大得多,中途“改行”屡见不鲜,而孩子们如果将才艺当成专业,也有很多灵活操作的空间。

而另一个区别,似乎在于心态。国内的每一位朋友似乎在抱怨“万恶的教育制度”的同时,都在继续不知疲倦地把孩子们送进各种才艺培训班中,而每每聊天,都忧心忡忡地数说着各种才艺学习,如何在孩子的小升初或升高中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相反,很多美国家长,虽然为了孩子的付出可能一点也不少,但却有足够的自由选择,其心态也要从容许多。

看来,中美在这方面区别的不是让不让孩子们学习才艺,也不是“孩奴”们付出的多少,而主要在于才艺学习是否被量化成了孩子们进阶的工具。

——选自财富中文网《才艺:变形的中国教育》有删改                                                   

【材料二】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直刺痛着我的心房。美国12名获得“总统奖”的高中生与中国12名被顶尖大学“预录取”的高中生“对话”,他们同时被摆在这样一个问题面前——制定一项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一亮相就开始大展才艺——演讲、弹古筝、弹钢琴、吹箫、小合唱、背诵、大合唱,整个过程,学生们十分倾情,甚至眼含泪花,到最后,他们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到非洲去旅游募捐;美国学生则从分析非洲教育、食物、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入手,详细阐明自己可做什么、怎么做,每一项预算都精确到美分,并且,大家既有严细分工,又有整体合作,整个计划拿来即可进入实施阶段……

你看,我们的学生个个都像是“优人”,擅长在问题的外围轻歌曼舞;美国的学生个个都像是“剑客”,擅长直击问题的内核。

奥巴马在2010年美国学生开学典礼上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知道有些时候,电视上播放的节目会让你产生这样那样的错觉,似乎你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腰缠万贯、功成名就——你会认为只要会唱rap、会打篮球或参加个什么真人秀节目就能坐享其成,但现实是,你几乎没有可能走上其中任何一条道路。”我们的学生可不信这个邪!仅北影一所学院2013年的报考人数即超过了万人!连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都选择到艺坛站脚,你说“才艺”这碗饭该有多香!

在当今中国,有才艺就意味着有人气,有人气就意味着有名利。人人都迷恋捷径,人人都抢着做“抓眼球”的事,人人都梦想把才艺当饭吃……这是多么堪忧的现实!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记这样的耻与痛——在费城博览会上,人家送去的是蒸汽机,我们送去的是挖耳勺。                            ——选自张丽钧《才艺崇拜》有删改

【材料三】来自网络的声音

无是无:当各种兴趣学习都关系升学加分,无路可走的普通家长们把孩子和自己逼上梁山一条道。中国教育和现实经济一样,追求华而不实。大家都愿意坐着不干活就拿钱,还要得瑟给别人看,显呗!

佛山成大侠:孔子曰:因材施教 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但是,在这个全民折腾的年代,没有多少家长有这样的见识和勇气

金墨958:才艺教育永远都不多余,俗话说,艺多不压身。但要重视培养与呵护兴趣。没有兴趣,则不快乐、也走不远,不学也罢!还有,不能把功利看得太重,顺其自然,则不焦躁,怡然有得。

期待:才艺课应该是为孩子开一扇门,让他们自己在其中尝试、摸索,发现自己喜欢的事物,并借着各种学习活动,增加他们生活的多样性。

小题1:阅读材料一,思考:同是父母成为“孩奴”,同是孩子满满的日程,美国与中国的教育在这方面差别在哪里呢?请分点回答。(2分)

小题2:结合材料二中的故事内容,分析划线句“优人”“剑客”分别有什么特点?

小题3:材料二中引用奥巴马在美国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关于中国式的“才艺教育”“才艺崇拜”,网友们引起了很大反响,纷纷在网络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请结合生活实际,也用跟帖的方式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

小题1:一是美国的各种兴趣学习基本上不会与升学加分连在一起,二是在于不同的心态。

小题2:“优人”,即中国学生在制定计划时一开始就大展才艺,只是用优美的形式做出表演,并没有具体的计划;“剑客”,即美国学生在制定计划时能从一系列的时机问题入手,详细阐明自己可做什么,而且既有严细分工,又有整体合作。

小题3:有力地说明只是拥有某种或某些才艺并不能坐享其成,相反,这些东西反倒有可能与以后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从而告诫学生们要慎重对待才艺的选择。

小题4:略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的问题在文中第三段提出,注意以下几段的分析,抓住“首先”“另一方面”提示语即可概括。

小题2:

题目分析:抓文本句中“擅长在问题的外围轻歌曼舞”“擅长直击问题的内核”这两个短语,再结合上段中所讲的故事分析概括一是形容只做表现工作形式上很漂亮一是指不追求外在的形式抓住问题的实质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小题3:

题目分析:抓住奥马巴说话中的“但现实是,你几乎没有可能走上其中任何一条道路”从“才艺并不能成为立足之本”这个角度来思考分析。

小题4:

题目分析:分析中国人重视才艺想走捷径的思想,结合本文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仿照材料中“跟贴的形式”,即用一个网名引出要直接表达的意见,无须论证,语言要简短。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 * * 广场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 * * 毛 * * ,副 * * 朱德、刘 * * 、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 * * 、副 * * 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 * * 东门,前往 * * 城楼出席开国大典。
材料2
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于2009年10月1日上午在北京 * * 广场隆重举行,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新中国60华诞。中 * * * * 、国家 * * 、中央军委 * * 胡 * * 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席卷全球,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影响范围之广、冲击力之大、破坏程度之深,为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所罕见。在国际金融风暴中,中国积极应对危机,认为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首先,有利于提升国际话语权。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可以提高我国对国际金融规则的知情权、参与权与话语权,营造有利于金融稳步开放外部环境的良好机遇,也是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时机。其次,金融危机往往为企业重组提供了机遇。危机引起外需突减,逼着我们改变严重依赖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积极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培育国内市场;逼着我们改变过去低成本竞争的模式,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再次,金融危机将为新一轮改革提供动力。这次危机将为中国新一轮改革提供动力,如调整经济结构需要我们加快能源资源价格的改革;促进内需需要放宽某些基础产业和服务业的进入限制,鼓励竞争,破除或减少垄断;促进就业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而为解决其融资瓶颈问题,就需要改革现有金融体系和现有金融监管模式,等等。所以,在这次国际金融风暴中,中国经济相对来说处于平稳前行的状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面临的重重困难和举步维艰相比,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结合材料1、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结合材料2、3说明中国为什么在全球金融风暴中仍然能够平稳前行并保持经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