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我国与发达国家创新情况对比表

项目

 

国家

 

 

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发明专利的拥有量
发达国家2%以上70%以下30%以下99%
中国1.23%39%50%10件(每万人)
材料二、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ipod影音产品,每部售价299美元。苹果公司没有生产线,零部件由日本、中国(包括台湾地区)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供应,共133美元。美国依靠设计、专利和营销,共得163美元,而中国所得组装费仅为3美元,约与此同时,中国每向美国供应一部ipod,对美国贸易顺差就增加150美元。真可谓“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

材料三、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奇瑞汽车公司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摸索出“以我为主,整合世界资源”的自主开发模式。已开发出十多种国际知名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联想集团目前已有2000多名研发人员,去年研发经费达25亿元,并决定今后每年把营业收入的2%投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中。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突破21万件,创历史新高。

(1)、上述材料显示哪些主要的经济信息?

(2)、联系材料说明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哲学依据。

(3)、试分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意义。

(4)、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说明国家走出“产值在国内,利润在国外”这一怪圈的对策措施。

答案

 】(1)、材料表明,目前我国产品的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去年以来,我国的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激增,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而道远。

(2)、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要坚持发展的观点;③、抓好主要矛盾、关键和中心,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着“顺差在利润在美国”的特殊矛盾。④、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思维。

(3)、①有利于国家履行经济管理职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有利于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国家 * * ,强化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④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4)、①坚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制定国家技术创新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措施;②进一步完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国家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③支持、鼓励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境;④加大政府创新的资金投入和信贷支持,激励、奖励优秀创业人才,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广阔平台。

 】(1)关键是认真审题,准确提取信息。(2)抓材料有效信息点,找对应哲学知识,把两者结合起来。(3)根据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进行总结。(4)围绕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发散思维,寻找应对的经济学措施。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秋 天 的 心

林清玄

①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②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了,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③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④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 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⑤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⑥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⑦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⑧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⑨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小题1:本文在开篇和接近结尾两处各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2:作者笔下的“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小题3: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6分)

(1)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3分)

(2)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3分)

小题4: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谈谈你的理解。(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