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3分)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在研究加速度a与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没有注意始终满足  M>>m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 )

答案

D  (4分)

分析:设绳子上拉力为F,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对砂桶和砂有:mg-F=ma,由此解得:F= ,由此可知当M>>时,砂和砂桶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据此根据该实验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即可正确解答.

解答:解:随着增大,小车质量在减小,因此小车质量不再满足远大于砂和小砂桶的质量,加速度不可能一直均匀增大,加速度的增大幅度将逐渐减小,最后趋近与定值g,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尤其是理解平衡摩擦力和M>>m的操作和要求的含义.

阅读理解与欣赏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2.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shù”,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 ②作名词,规律,气数。三读“shuò”,义项有:①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

读音:________________ 

词义: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______________,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______________,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___________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