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09年10月10日,温 * * * * 在首届中日韩工商峰会上讲话时指出:“十年来,中日韩经贸合作取得巨大成就,三国贸易额翻了两番,从1300多亿美元增长到目前的5000亿美元。三国经济总量已占东亚的90%、全球的近17%,东亚成为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为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中日合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影响中日关系的不和谐音符由来已久,不友好的事情时有发生,如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篡改侵华历史,把台湾包括在日美安全合作范围,争夺我国领土钓鱼岛等,所有这些都严重损害着中国的国家利益。发展中日关系必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既要珍视和推动中日交流合作的良好势头,又要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妥善处理中日关系,使中日关系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际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及其决定因素有哪些?

(2)中日韩三国能够交流合作的政治学原因是什么?

(3)说明发展中日关系必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哲学依据。

答案

 (1)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与冲突。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是由国家利益与国家力量决定的。(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日韩三国有着广泛的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贸交流与合作,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日本和韩国。(3)①“以史为鉴”,就是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日本政府否认和歪曲历史,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日本政府只有反省侵华历史,客观对待历史,才能使中日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③“面向未来”,就是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只有着眼于中日关系发展大局,面向未来,才能妥善处理中日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问、第二问,直接运用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三问,要注意准确对接知识,即要把握和弄清,“以史为鉴”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矛盾相互转化的道理;“面向未来”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