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
春秋时期的铁锄
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则甲兵大定”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
(1)以上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二
|
(2) 上面材料体现的历史现象与铁农具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请指出它们的内在关系?
材料三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3)为什么郭沫若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分析春秋战国时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原因?
(4)在探究活动中,分组讨论是重要的环节,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甲组给出的结论是“战乱与灾难”;乙组给出的结论是“进步与发展”,如果你是此次讨论的参与者,你如何吸收融合两组的观点?
(1)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 最有价值:长沙出土的铁锄。
理由:①第一手材料;②实物史料。
(2)铁农具的使用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春秋战国学术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原因:经济:井田制的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士大夫崛起。
阶级关系:诸侯“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学在官府” 到“学在民间”。
根本原因:社会转型期,奴过渡到封。
(4)春秋战国时期首先是社会的转型时期,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获得长足进步,分封制崩溃,郡县制逐渐形成;文化领域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另一方面,诸侯争霸,战乱不断,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进步和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1)问中归纳材料主题,历史文物是最有价值的材料。第(2)问从生产工具联系到经济基础入手。第(3)问从郭沫若的描述中点明战国时期活跃的文化现象,并从经济、政治、思想、根本原因等角度分析原因。第(4)问辩证并主次分明地评价春秋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