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7分)地球是水球,水储量很大,但淡水量相对较少,大部分是含盐量高的海水。有限的淡水在陆地上分布不均匀,可利用的水资源常受到人类活动的污染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现在缺少可用的水。

(1)下列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根据图表分析,图中水资源极度缺水的地区是            

(2)浩瀚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洋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以下元素中的     (填表字母序号)。

A.氧        B.钠        C.氯        D.氢

(3)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

①该实验中A连接电源的     极。

②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③试管集满后,怎样用实验来检验乙试管中的气体成分?            

④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经过不同组合而形成的。

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    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人类正在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

(4)在干旱地区,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水或打井取水作生活用水。

①甲同学将浑浊的坑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     

②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       的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③如图为过滤装置,说出仪器A的作用     

图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来     。乙同学用正确的装置进行过滤操作,实验后发现滤液仍浑浊,请你写出可能的两点原因:                       

(5)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后方可以成为生活饮用水。各种指标的主要要求为: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嗅异味 

c. 水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①前两个指标可以利用     (填物质名称)的吸附作用而达到;

②某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净化水时,c、d两个指标可通过上图中的B、C、    过程而达到。

③水是生命之源,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

(1)上海、北京(不能少、错填) (2)A 

(3)①负 ②2H2O2H2↑+ O2

③ 用手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正放,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中,复燃 

④ H、O元素   水分子(或H2O)  电

(4)①过滤  ②加热煮沸  ③引流  漏斗颈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滤纸破损 加液体量超过滤纸边缘(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5)①活性炭   ②D  ③生活(工业)污水经处理达标排放(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题目分析:1、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多,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且分布很不均匀,加之水污染、水浪费、不合理地开发利用等造成了水资源的紧张

2、电解水时,电极的阳极产生的是氧气,阴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可以点燃;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质量比是8:1,本实验证实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水的过滤是用于除去水中固体不溶物的净化方法。实验室过滤操作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靠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边,玻璃棒紧靠小烧杯,漏斗下端管口紧靠大烧杯内壁。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实际就是水的净化过程,有过滤、吸附和消毒步骤。其中吸附时是用活性炭来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的。

点评: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常考的知识点,而电解水和水的净化也是很重要的考点,同学们要注意掌握,但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

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