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在选择开发方法时,不适合使用原型法的情况是 (28)

A.用户需求模糊不清

B.系统设计方案难以确定

C.系统使用范围变化很大

D.用户的数据资源缺乏组织和管理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分析]: 快速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系统开发的初期,在对用户需求初步调查的基础上,以快速的方法先构造一个可以工作的系统雏形(原型)。将这个原型提供给用户使用,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修正原型,补充新的数据、数据结构和应用模型,形成新的原型。经过几次迭代以后,可以达到用户与开发者之间的完全沟通,消除各种误解,形成明确的系统定义及用户界面要求。至此,或者以最后的原型为基础,修改完善成为实际生产运行的系统;或者舍弃原型重新开发新的系统。
快速原型法的特点如下:
(1)最显著的特点是引入了迭代的概念。
(2)自始至终强调用户的参与。
(3)在用户需求分析、系统功能描述及系统实现方法等方面允许有较大的灵活性。用户需求可以不十分明确,系统功能描述也可以不完整,对于界面的要求也可以逐步完善。
(4)可用来评价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5)可用来建立系统的某个部分。
(6)不排斥传统生命周期法中采用的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工具,是与传统方法互为补充的方法。
由于原型法开发需要适当的快速开发工具,需要用户密切配合,所以下列情况不适合使用原型法。
(1)缺乏适用的原型开发工具。
(2)用户不参与、不积极配合开发过程。
(3)用户的数据资源缺乏组织和管理。
(4)用户的软件资源缺乏组织和管理。

问答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8岁,高一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现在是高一的学生,在班级里求助者和同学的关系一般。求助者刚进入高中,学习压力比较大,而且老师的管理也比较严格,学习比较辛苦。求助者学习很努力,班主任老师每天都要督促大家学习,求助者有一次上课瞌睡,被班主任看到了当众严厉批评了他,还罚他打扫一周的卫生,求助者不服,找到班主任讲理,又遭到班主任的批评,为此求助者非常生气,之后常常在上课的时候睡觉,班主任非常生气,于是向求助者的父母反映这件事情。求助者认为是班主任看不惯自己,因此很痛恨班主任,但自己又很无奈。一气之下回家不上学了,整天在家里玩网络游戏,父母多次劝求助者回学校上课,但是求助者听不进去,还说父母也和老师一样看不惯自己,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和父母吵架。两个月以前求助者在吃鱼的时候,被鱼刺刺到嗓子眼了,当时心慌、出冷汗,恐惧。去医院把鱼刺取出来以后求助者还认为鱼刺还在嗓子眼里,认为鱼刺会导致嗓子发炎以至于腐烂,以后自己就很难进食了。所以自此之后求助者就只喝粥,说别的东西已经咽不下去了,求助者很快就从135多斤降到90斤左右,而且头发发黄,皮肤也变得很暗淡。求助者多次去医院进行治疗,医生都说求助者没有任何疾病,求助者父母多次给儿子讲道理、规劝都无济于事,求助者还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理解自己,对自己的儿子那么残忍,经常为了这件事情与父母吵闹,求助者内心极度痛苦,求助者想解决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来做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父母均是农民,母亲在年轻的时候“曾被诊断为精神病患者”。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偏执,和小朋友们不怎么来往,不合群,自己没有知心的朋友,总是觉得求助者与小朋友们格格不入。求助者的学习成绩一般,勉强考上高中。
请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若为鼓励求助者进食而使用阳性强化法,其原理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