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朔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董煨《旧荒活民书》

材料三:“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苏洵

材料四: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有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张履祥《补农书·总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合材料三、四,分析佃农经济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古代社会中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生存的因素。

答案

(1)自耕农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赋税和徭役的保证,自耕农具有较强的生产积极性。

(2)自宋代开始,佃农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农民群体,在各朝都占有重要地位,以靠租种地主土地为主,是地主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

(3)有利因素:封建王朝采用奖励垦荒和扶植自耕农的政策。不利因素:农民负担沉重;自耕农难以抵抗自然灾害和土地兼并。

本题主要考查在封建社会下两种土地经营方式即自耕农经济和租佃经济,这两种经营方式成为封建社会的重要支柱,从而体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下农民的地位和生活状况,材料一、二主要分析自耕农的情况,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往往采取一些保护自耕农利益的政策,但最终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材料三、四则主要分析佃农情况,佃农所受的剥削更深,这些应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找出关键词句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