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一)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录。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三)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四)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五)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年中就曾出现了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六)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七)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第(三)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 [ ]

     A.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

     B.对晕的成因做出科学解释的实验

     C.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D.折射角不同,它们才显出各自的本色

2、第(六)段动用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依次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晕的?下面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描摹色彩 解说概念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

     B.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记述实验 划分种类

     C.描摹色彩 记述实验 解释成因 划分种类

     D.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  

答案

1、C

2、分类别 列数字 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 (答出“短晕兆风雨,长晕天不变”的意思也对)

3、D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承担施工阶段的监理任务。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构受力钢筋电焊接头时,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表3—1),随即向施工单位签发了“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整改。施工单位提出,是否整改,应视常规批量抽检结果而定。在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下,施工单位选择有质量问题的钢筋电焊接头作为送检样品。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封样后,由专业监理工程师送往预先确定的试验室,经检测,结果合格。于是,总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单位不再对该批电焊接头整改。在随后的月度工程款支付申请时,施工单位将该检测费用列入工程进度款中要求一并支付。

钢筋电焊接头质量问题统计

事件2: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时,发现下部结构有一个检验批内的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经法定检测单位对相应部位实体进行测定,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经设计单位验算,实体强度不能满足结构安全的要求。

事件3:对于事件2,相关单位提出了加固处理方案,得到参建各方的确认。施工单位为赶工期,采用了未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批的下部结构加固、上部结构同时施工的方案进行施工。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后及时签发了“工程暂停令”,施工单位未执行总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继续施工,造成上部结构倒塌,导致现场施工人员1死2伤的安全事故。

[问题]

 

指出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提法及施工单位与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或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