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8月15日《天津日报》报道,天津滨海新区 大步迈向“国家生态区”。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区都是退海之地,土地盐碱化非常严重,自然条件较差,曾经被称为天津的“南大荒”,而且区内石油和石化企业十分密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任务重、压力大。从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和特殊区情出发,大港区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了“发展为要、环保为先”的发展理念,提出了“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工作思路,坚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探索出一条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机制的新路子,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格局,大幅度提升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力促进了该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联系上述材料,说明天津滨海新区打造“国家生态区”一系列做法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2)、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①整体与局部的关系;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①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②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我们既要尊重经济增长规律,又要尊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自觉认识和利用规律,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要根据材料信息,链接辩证法的知识点;(2)运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