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4分)下图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其中,I是既能与强酸反应生成氢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D的俗名叫铁红, A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推导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            E:          

(2)在反应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3)在反应⑨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是: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2SO4     Fe(OH)3

(2)③

(3)l :2         (每空2分)

(4) Fe2O3 + 2AlAl2O3 + 2Fe     (3分)

(5)3Fe2+ + NO3 + 4H+ = 3Fe3+ + NO↑+2H2O         (3分)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材料二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女学校也有增加。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为约四万名以上,开始出现大学。

材料三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材料四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另据大众网报道,从2005年秋季开始,济南市有50多所小学开始全面推广儿童经典古文诵读,从浅显易懂的《三字经》到晦涩难懂的《孟子》、《论语》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加入到“读经”行列。

当年蔡元培主张废除读经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否赞成当今小学生读经?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