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7分)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 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 地球表面约有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

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B.用洗菜水浇花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3) 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填序号)。

A.粉笔灰     B.硫酸铜     C.蔗糖      D.食用油

(4) 暴雨过后,河水的能见度很低,某同学取回河水进行研究。首先进行过滤,若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该图操作中存在一处明显错误是                       

(5) 右图是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开始20℃的l00g水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图中烧杯A中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      克;

图中烧杯A、B、C、D中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图中烧杯C和D中的溶液相同的是     (填序号)。

①溶质的质量   ②溶剂的质量   ③溶液的质量    ④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肥皂水

(2)BD

(3)C

(4)直接倒,没用玻璃棒引流

(5)134;ACD;②

题目分析:(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结合生成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形成浮渣,而软水则与肥皂水结合形成泡沫,故可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2)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措施进行分析,

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会浪费较多的水,不是节约用水的表现;

B.用洗菜水浇花,属于一水多用,是很好的节水习惯;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会浪费较多的水,不是节约用水的表现;

D.用洗衣水冲厕所,属于一水多用,是很好的节水习惯。故选BD

(3)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溶液的特征分析判断。

A、粉笔灰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

B、硫酸铜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但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溶液;

C、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

D、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C

(4)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进行分析,该图操作中存在的一处明显错误是没用玻璃棒引流;

(5)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g,说明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氯化钾,所以即使加入40g氯化钾,也只有34g溶解,所以烧杯A中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100g+34g=134g;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40℃、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分别为34g、40g、45.5g,可知在100g水中加入40g氯化钾时,在20℃和40℃时形成氯化钾的饱和溶液,而在60℃时形成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故选ACD;

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由40℃降温到20℃时,会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液的质量随之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只有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选②。

点评:本题考查了硬水和软水的鉴别以及节约用水的措施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溶解度曲线的有关知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