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大学生小李在某煎饼摊前递给摊主3元钱,摊主给其一个煎饼,找给其5角钱,二人没有交谈。该民事法律行为采取的是_________。
A.口头形式
B.沉默形式
C.推定行式
D.书面形式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C为默示形式的一种。默示形式不用于沉默形式。
大学生小李在某煎饼摊前递给摊主3元钱,摊主给其一个煎饼,找给其5角钱,二人没有交谈。该民事法律行为采取的是_________。
A.口头形式
B.沉默形式
C.推定行式
D.书面形式
参考答案:C
解析:C为默示形式的一种。默示形式不用于沉默形式。
(28分)资金的流动反映了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发展阶段 | 时间 | 标志 |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 秦代 | 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 汉武帝时 | 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 唐高祖时 | 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
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 宋代 | 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
——王加丰《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题》
材料三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1894年估计约有1亿美元,1914年时已经增至9.6亿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
——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四 欧元的建立是一个伟大的创举。1999年欧元开始启动,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跨主权货币从此由思想变成了实践,“口袋里的欧洲” 使欧洲人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
——据黄益平《欧元危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世纪后欧洲货币流入东方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时中国对列强的资本输出有何积极回应?〔10分)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内容、意义方面评述“欧元的建立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