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面化学知识应用示例错误的是(   )

A.蒸发结晶——海水晒盐

B.乳化原理——用洗洁精洗涤油腻的餐具

C.防火灭火——身上衣服着火,迎风快跑

D.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食用加碘盐预防甲状腺疾病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A、结晶有两种方法;1、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NaCl,2、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教大的物质,如:KNO3,海水晒盐就是蒸发结晶的原理,正确,B、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所以用洗洁精洗涤油腻的餐具,是利用乳化原理,正确,C、身上衣服着火,迎风快跑,这样等于加快空气的流通,只会使火势更旺,起不到防火灭火的目的,错误,D、人体缺碘,会甲状腺肿大,所以食用加碘盐预防甲状腺疾病,说明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正确,故选C

问答题

仔细观察图,完成整个探究活动!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王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硫化氢(H2S)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无色气体,能溶于水.实验室通常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它.

(1)实验室制取H2S选择的发生装置是甲,此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室常用一种暗紫色固体经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3)欲收集H2S,应选择收集装置______(填“丙”或“丁”),气体从______端导入.(填“a”、“b”、“c”、“d”、“e”)

(4)戊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H2S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

(5)小欢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氧气.我和小欢讨论后,对乙装置做了______的改动后,就顺利完成了制取氧气的实验.

(6)实验课上同学们用改动后的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实验中,有一组同学合作实验过程中,胶塞突然弹飞,并有少量的液体溅到实验台和衣服上.就此异常现象三名同学探究如下:

[问题]为什么胶塞会突然弹飞?

[查阅资料]①容器内瞬间产生气体过多,压强过大,可能导致胶塞弹飞.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猜想]甲同学:导气管堵塞或弯折造成.

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用量过多造成的.

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即:浓度)过大造成的.

[分析验证]通过检查实验装置发现导管没有堵塞、弯折的情况;与实验成功的小组同学交流,得知各小组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于是他们否定了两名同学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另一名同学的猜想是导致本次实验胶塞弹飞的主要原因.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老师建议他们可以通过改进发生装置的方法,避免胶塞弹飞.你认为如何改进?______.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