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简答题

感悟真知:大学生艾芳,大学毕业时某公司决定正式聘用她,但她放弃了,自愿选择到贵州某山村小学当教师,开始了默默无闻的支教生活,她说:“自愿服务不求回报,我在追逐一种精神。”

运用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事例的见解。

(相关知识点提示:“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不言代价与回报”,“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艾芳认识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只有人人都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2)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3)艾芳履行社会责任,从来不言代价与回报,她自愿到贵州乡村支教,不求回报。正因为艾芳等许多人在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艾芳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4)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社会。艾芳在默默无闻的支教生活中,承担着社会责任,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5)要象艾芳那样,自 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

让儿子独立一回

凌鼎年

  儿子真是争气,以全县高考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被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

  史工程师比当年自己考取大学还要高兴得多,满脸的阳光,满脸的春色。

  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这些年来,儿子他妈真是费尽了心血。儿子读一年级,她也读一年级,年年这样陪着读陪着复习。

  如今儿子是如愿以偿考取了大学,他妈却病倒了。

  病床上的她念念不忘的是儿子开学在即,自己将不能亲自送儿子去大学,这叫她如何放心得下?她坚持叫丈夫无论如何要把儿子送到大学,安顿好了再回来。

  史工程师更放心不下妻子,与妻子商量说:“让儿子独立一回吧?”

  “不行!没娶媳妇总是孩子。哪能让儿子一个人去大学。再说这孩子你也知道,他能行吗?”

  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儿子长这么大了,没买过一回菜,没烧过一顿饭,没洗过一件衣,没拖过一次地,就连床也都是他妈铺的。自小到现在,从未单独出过一回门,就像鸡雏似的从未离开过母鸡翅膀的保护。而现在,猛一下就叫儿子一个人去经风雨见世面,她一百个放心不下。

  史工程师开导妻子说:“儿子是去上海读大学,又不是去非洲探险去神农架考察野人,不会有什么事的。想当年,我十七八岁时不是去大串联了吗,家里谁跟我去了?你在儿子这样的年纪时,不是也报名去了黄海边的建设兵团,你爹妈送你到了海边?没有吧。常言道,到啥山,砍啥柴。让儿子独立一回有好处……”

  几乎是磨破了嘴皮子,好说歹说,妻子才十分勉强十分不愿意地不再持反对意见,但她补了一句:“就是我同意,儿子也不会同意的,人家父母都送,他父母不送,多没面子……”

  简直是出乎意外,儿子很平静地说:“早该让我独立了。…

  儿子去大学前一天,史工程师关照了又关照,诸如碰到意外情况立即找警察,安顿好后,先打电话回来,再写封详细的信……

  儿子去了三天,没有电话,儿子去了七天,依然没有音信。史工程师夫妇急了。妻子要史工程师无论如何亲自去一趟学校。

  正当史工程师准备去上海时,儿子的信来了。夫妇迫不及待地打开。不料随信纸带出的是叠发票,共有:

  娄城至上海大巴车票一张

  上海出租车票一张

  大三元酒家餐费发票一张

  新华书店购书发票一张

  另附纸一份,上注明:

  付搬运费、服务费若干付冷饮费若干 ……

  乖乖,不算学杂费,光这些额外开支,就两千多。

  他们看了儿子的信才知道,儿子这次过了回独立瘾。他去上海时,不坐公共汽车乘豪华大巴;到了上海后,打的去学校;到了学校后,花钱请人搬行李,乃至挂蚊帐铺床他都未自己动手。为了搞好关系,他买了一箱冰淇淋,凡那天在他宿舍的,不管是同学、教师,还是他们的父母、朋友,一概由他请了。第三天,他又请同宿舍的到大三元酒家聚了聚……

  史工程师看了信和发票,不知说什么才好。他妻子看了,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她很欣慰地说:“我这儿子,是做大事的料!”

  史工程师没有接嘴,他大概正在为如何为儿子回信而伤脑筋呢。(选自小说集《让儿子独立一回》,有删改)

1.请以史工程师的口吻概述这篇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小说对“妻子”言行的描写,具体分析“妻子”这个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用不少笔墨列出一张张发票,并详细介绍“儿子”如何过独立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围绕“儿子”独立问题来写。作者是想借此引发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你如何评价小说中“儿子”的这种独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