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黑色金子——石油

张春贺

       ①石油被称作工农业生产中流淌着的黑色血液,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很多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飞机等使用的汽油、航空煤油等都是石油产品,日常生活中部分电力的供应也来自石油。美国有45%的能源供应来自石油;我国能源供应中石油所占比例约为23%。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生活中有6000多种产品,例如润滑油、橡胶、塑料、合成纤维、涂料等等,都是石油产品。石油像黑色的金子一样,吸引着人们去寻找、去开采。 

       ②石油是怎么生成的呢?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到5亿年之久。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③伴随各种地质作用,沉积盆地中的沉积物持续不断地堆积。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沉积物中动植物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分子,最终生成石油和天然气。 

       ④分散在岩层中的石油又是怎样聚集在一起的呢? 石油不像水聚集在水库中那样聚集在沉积盆地最初形成的岩石——生油源岩,也就是沉积岩中,而是透过岩石的孔隙,被挤压到压力分布更低的岩石裂隙和孔隙中,直至停留在被完全封闭的储集岩中。储集岩是聚集石油的岩石。储集岩形成了储藏石油的地质环境——圈闭构造,它是阻止石油被继续运移的地质构造。石油的这种聚集方式就如同水被一块海绵吸收一样。正因为有了储集岩和圈闭构造,石油才能够安静地在地下定居,等待发掘者的到来。

       ⑤地质学家认为,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已有很大一部分石油因圈闭构造遭到各种地质作用的破坏而流失掉。在经历生成、运移和储集后,石油一般分布在近地表的范围内。

       ⑥可以看出,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对应着生油环境、沉积盆地的形成。相当规模的生油源岩、储集岩及储集岩形成的圈闭构造等几个要素,是生成石油和发现石油的核心。在石油的生成过程中,上述诸要素任何一项缺失或“不佳”,都会对石油生成全过程产生影响或破坏,导致仅形成规模较小的石油生成、聚集,而不具备商业化开采的价值。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②~⑥段主要介绍了                 和                 两方面的内容。

2.根据选文②~③段内容,选出句子排列顺序符合原文的一项[ ]

     ①沉积物持续加厚、温度和压力上升,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 ②伴随各种地质作用,沉积盆地中的沉积物不断堆积。 ③动植物死亡后,经过分解、混合,成为沉积层。 ④当温度和压力上升到一定程度,沉积物中动植物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分子,最终生成石油和天然气。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3.选文第①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选文第⑤段“石油一般分布在近地表的范围内”一句中,画线词语“一般”能否删去? 为什么?

                                                                                                        

5.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近年来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答案

1.石油的生成     石油的聚集

2.B

3.把石油比作黑色的金子,生动形象地说明石油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突出了石油的珍贵。

4.不能删去。“一般”一词说明在通常情况下石油分布在近地表的范围内,但也有例外,删去后表达太绝对,语言就不准确了。 (意思对即可)

5.“略”,此题应围绕以下三方面回答:①石油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②石油的生成和聚集需要具备多种条件,要求很高;③能联系生活实际,恰当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奇特霉菌将植物废料变柴油气

最近,美国科学家斯特罗贝尔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的热带雨林中发现了一种粉红色的霉菌——粉红粘帚菌。这种霉菌有一种奇特的功能,可以让植物枝叶发酵,转化为燃烧值特别高的柴油气。这个发现为植物能源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是科学家在寻找可再生能源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发现。

斯特罗贝尔在心叶船形果木树的树干上发现了粉红粘帚霉。他起初对粉红粘帚霉的生存特征特别好奇,因为这种长在植物枝干上的霉会产生气体,这些气体可以消灭附近的其他真菌,让它独享植物枝干的“美食”。斯特罗贝尔希望弄清楚这些气体为何可以作为粉红粘帚霉的武器,结果发现这些气体不过是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可让其他真菌窒息而死。

斯特贝尔等人在实验室内检验粉红粘帚霉的性能,用以燕麦为基础的果冻和纤维素培养它们。研究人员利用抽风机把粉红粘帚霉排出的气体抽走并将它们收集起来。他对粉红粘帚霉发酵植物原料释放的气体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富含8种柴油中的碳氢化合物,如燃烧值很高的辛烷。

与现在世界各地的植物燃料工厂生产的生物乙醇相比,粉红粘帚霉发酵产生的这种气体燃烧效果更好。这个发现让斯特贝尔十分惊喜,他说:“地球上还没其他已知生物能让植物发酵出柴油气,这种气体混合物可以驱动发动机,直接作为机械的燃料。”

更令人振奋的是,粉红粘帚霉可以生长在纤维素上。目前,植物能源科学家要攻克的难题就是怎样利用植物的纤维素,纤维素中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但是用普通的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都特别难分解。斯特罗贝尔说:“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但大多数给浪费掉了。”

通过粉红粘帚霉对纤维素进行发酵,可以产生大量现成的柴油气。但还需要做更多的实验来证实此想法的可行性。研究人员将做更大规模的测试,进行发酵后让此真菌产生足够多的柴油气来驱动一台小发动机。如果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利用这种方法来扩大生产柴油气就变得可行了。

植物燃烧曾被宣传室代替石油的好选择,而且植物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植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会失衡。然而,现在不少人反对植物燃料,是因为许多工厂用粮食生产燃料,而工厂不用植物废料作生产原料的原因是纤维素难以分解。如果广泛用粉红粘帚霉发酵本地植物废料,就可以摆脱植物燃料工厂用粮食作原料的困境。斯特罗贝尔还发现,粉红粘帚霉含有独特的基因,能生产出将纤维素分解成柴油气的酶。因此,如果可以把这种基因转移到其他微生物的体内,让其他微生物也能分解纤维素产生柴油气,这样就可以有效扩大能源工厂的规模。

斯特罗贝尔的研究还有可能揭开石油形成之谜,传统石油形成理论认为,石油是植物被埋在地下,在地壳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但这个理论不能解释一些浅层油田的成因,根据斯特贝尔的研究,粉红粘帚霉或其他微生物很可能在石油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粉红粘帚霉”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它是美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粉红色的真菌。

B.它主要寄生在心叶船形果木树的树干上。

C.它能产生一些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气体。

D.它拥有一种能将纤维素分解成柴油气的酶。小题2:下列不属于斯特罗贝尔实验成果的一项是          (   )

A.粉红粘帚霉能生长在植物纤维素上,并可以进行人工培育。

B.植物原料经粉红粘帚霉发酵后,产生的气体富含8种柴油中的碳氢化合物。

C.与世界各地生产的生物乙醇相比,粉红粘帚霉发酵产生的气体燃料效果更好。

D.利用粉红粘帚霉产生的大量现成的柴油气,可以驱动小型发动机。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粉红粘帚霉之所以产生气体,是为了消灭其他的真菌,以便独享植物枝干的营养。

B.用普通的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很难分解植物中的纤维素,但用粉红粘帚霉可以做到。

C.粉红粘帚霉发酵产生的气体燃料效果好,是因为里面燃烧值很高的辛烷在起作用。

D.如果广泛用粉红粘帚霉发酵植物废料,就可以摆脱植物燃料工厂用粮食作原料的困境。小题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利用粉红粘帚霉生产柴油气的技术取得突破,植物燃料有可能会取代石油。

B.如果能生产出将纤维素分解成柴油气的酶,就能有效扩大工厂规模,生产更多的柴油气。

C.由于传统石油形成理论不能解释一些浅层油田的成因,因此斯特罗贝尔的研究就有了用武之地。

D.如果粉红粘帚霉在石油的形成中真起了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寻找石油。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