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探究“蟾蜍的学习行为”

提出问题:蟾蜍是否具有学习行为?

作出假设:______?

制定并实施计划;

材料用具:蟾蜍,小蝗虫(若干),大野蜂(若干),细线等.方法步骤;

(1)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在蟾蜍眼前晃动,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观察蟾蜍的反应.

(2)用线吊着一只大野蜂在蟾蜍眼前晃动,逗引这只蟾蜍,观察蟾蜍的反应.

(3)用线吊着另一只大野蜂在蟾蜍眼前晃动,逗引这只蟾蜍,观察蟾蜍的反应.

(4)最后,还用线吊着另一只小蝗虫在蟾蜍眼前晃动,逗引这只蟾蜍,观察蟾蜍的反应.

将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蟾蜍立即张开口把小蝗虫吃掉
2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但大野蜂蛰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3蟾蜍伏着头部予理睬
4
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问题思考:

(1)实验步骤1.2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______行为.

(2)实验步骤3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__行为.

(3)实验步骤4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这证明了蟾蜍在实验过程中确实建立起的______(行为)

答案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做出假设是指对可能的方案做出的假设或猜想;根据提出的问题:蟾蜍是否具有学习行为?可以假设蟾蜍具有学习行为,或蟾蜍不具有学习行为.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蟾蜍具有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1)实验步骤1、2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些行为都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2)实验步骤3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

(3)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吞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这证明了蟾蜍在实验过程中确实建立起的新的学习行为.蟾蜍还能区别出蝗虫与大野蜂的不同,并能够分别对待,说明它已经建立了新的行为活动,属于新的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蟾蜍具有学习行为;蟾蜍具有学习行为;

(1)先天性;

(2)学习;

(3)学习.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