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表1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

年份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年均纯收入城乡居民年均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人均比率
20002253628040272079
20012366686044942.90
20022476770352273.11
20042936942264863.21
200532551049372383.22
 

表2   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年份197819941996200320042005
基尼系数0.180.370.4240.4560.4570.459
 

(数据来源:《世界发展报告》—世界银行)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普遍采用的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经济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在0.3—0.4之间,表示相对合理;在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在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0.4是差距过大警戒线。

材料:2006年,中央财政从加强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民的饮水、沼气、道路、电力等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教科文卫事业发展三个方面拨付巨额支农资金,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表1、表2(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1、表2和材料有何经济联系?从哲学角度说明怎样解决两表反映的问题?

(3)请结合表和材料,运用经济、政治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加快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答案

 (1)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呈增长态势。但城镇居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警戒线。(4分)

(2)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所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缩小收入差距。可见,表1、表2和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因果联系。(2分)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集中全力抓好主要矛盾的解决。③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6分)

(3)经济:①稳定、完善和强化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制度和扶持政策。②加大“三农”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③加快商品粮基地、产业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④进一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⑤理顺分配关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10分)

政治:①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农村管理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②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③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分)

 ①是审清两表(含注)反映的经济现象。②是明确分析两表与材料的内在联系。③是针对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从哲学角度寻找方法论意义。④联系经济、政治知识说明加快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解答这类图表型题目,关键是要通过分析图表数据(含注)的变化趋势,找准有效信息,挖掘隐性内含,进行多方辐射。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