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某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变化情况
项目 年份 | GDP增长率(%) | 就业人数年递增率(%) |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
2004年 | 11.6 | 0.5 | 4.2 |
2005年 | 13.5 | 0.24 | 4.1 |
2006年 | 14.9 | 0.31 | 3.9 |
材料二 某市社会劳动力在各类企业中的就业情况
所有制 | 国有经济 | 集体经济 | 民营经济 | 外资经济 | 其他 |
2001年 | 35% | 20% | 15% | 6% | 24% |
2006年 | 20% | 18% | 30% | 10% | 22% |
材料四 据调查,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前三项是上海(79%),经济发达地区(52%),深圳(49%)。选择到“西部地区”的毕业生,首选项不到3%,就业后一两年内因吃不了苦而被淘汰的大学生高达50%。月薪1000元成为毕业生的求职底线,46%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低于这一收入宁愿待在家里。同时,七成以上企业则认为2005年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平平,30%的企业表示如果招聘不到理想的毕业生宁可职位空着。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假如你是记者,你对材料二中求职女工的想法会有哪些评论?(请写出3个以上要点)
(3)结合材料一、二、三,你认为该市政府可以提出哪些就业政策。
(4)结合材料四,请你就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一个社会调查,简要写出你准备开展这项活动的步骤。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材料一反映随着该市经济的发展,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但就业人数年递增率呈下降趋势,失业人数仍然较多,说明该市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材料二反映了该市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就业比重下降,在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和其他形式就业比重上升,说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拓宽就业渠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假如你是记者,你对材料二中求职女工的想法会有哪些评论?(请写出3个以上要点)
①求职女工的自主择业观和劳动者权利意识增强。②求职女工对劳动合同的作用和劳动者的义务认识需要进一步增强。③要根据自身条件,树立平等就业观。④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树立竞争就业观,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
(3)结合材料一、二、三,你认为该市政府可以提出哪些就业政策。
①该市政府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②该市政府必须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③该市政府必须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结合材料四,请你就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一个社会调查,简要写出你准备开展这项活动的步骤。
①确定选题,围绕选题确定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和调查手段。②通过上网、看报、听广播等收集我国有关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③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或采访。④寻求专家或企业家的支持,为大学生就业收集建议。⑤整理材料,总结收获体会,撰写调查报告。
(1)此题需要认真读图,注意数据动态变化和比较,然后得出结论。
(2)一方面求职女工的自主择业观和劳动者权利意识增强了,另一方面求职女工对劳动合同的作用和劳动者的义务认识需要进一步增强。求职女工要根据自身条件,树立平等就业观;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树立竞争就业观,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
(3)此题是个经济学题。要求从政府的角度提出就业政策。总的来说该市政府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具体说该市政府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该市政府必须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①确定选题,围绕选题确定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和调查手段。
②通过上网、看报、听广播等收集我国有关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③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或采访。
④寻求专家或企业家的支持,为大学生就业收集建议。
⑤整理材料,总结收获体会,撰写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