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我国作家冯骥才说:“我最近看一个报纸常说年轻人只知道过情人节,过圣诞节,却不知道过端午节,过重阳节,那么年轻人问你端午节有什么形式有什么活动,重阳节有什么形式,你能回答吗?我们把自己的节日卖给商家叫黄金周了,我们鞭炮禁放了,我们过年年夜饭动员老百姓到饭馆定饭,我们把自己的节日一个一个抽空了,怎么能怨怪我们的年轻人。”
材料二 2007年5月23日,温州市少年美术学校举行“中国心,中国情,中国节”的主题班会,学生们一天“过遍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及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材料三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消解民族文化,必将化解中 * * 的内在凝聚力,造成中国深层次的“文化弱势”,削弱中国的综合国力。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结合材料一,谈谈产生这种文化现象的原因;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开展哪些有益的活动?
(1)①原因: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②发展中国先进文化,既要重视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和挑战,又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博采众长,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既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①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发扬;②对待外来文化好的要借鉴,坏的要警惕;③把中外的优秀文化结合创新,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
(3)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文化艺术节,召开多种主题的主题班会,多种的竞赛活动,评选优秀集体、优秀个人,召开运动会;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等等。
第(1)题包含两问,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产生这种文化现象的原因。第二问要求说明对待这种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回答第二问时既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必须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答第(2)题时,既要说明正确对待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又要说明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第(3)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所列举的方法只要是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