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意思是从早到晚勤于公务)的道德要求,清代思想家顾炎武曾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对于这些思想,中 * * 党赋予其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1)材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些观点?

(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答案

(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从两干多年前提出的“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再到今天中 * * 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都体现着一种“为公”的思想和理念。这既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基本特征不变的特点,又体现了传统文化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②文化的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代中 * * 党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既是对传统文化“为公”思想的继承,同时又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

(2)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因此,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实践,在当代就要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②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大胆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为我所用。④文化发展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长孙嵩①,代人也,太祖赐名焉。父仁,昭成时为南部大人。嵩宽雅有器度,年十四,代父统军。昭成末年,诸部乖乱,苻坚②使刘库仁摄国事,嵩与元他等率部众归之。

晋将刘裕之伐姚泓也,太宗嵩节,督山东诸军事,传诣平原,缘河北岸列军,次于畔城。军颇失利。诏假裕道,裕于舟中望嵩麾盖,以酃酒及江南食物,嵩皆送京师。诏嵩厚答之。又敕精兵为战备,若裕西过者,便率精锐南出彭沛,如不时过,但引军随之。彼至崤陕间,必与姚泓相持,一死一伤,众力疲弊。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裕首可不战而悬。于是叔孙建等循河趣洛。遂入关。嵩与建等自成皋南济,晋诸屯戍皆望尘奔溃,裕克长安,嵩乃班师。

太宗寝疾,问后事于嵩。嵩曰:“立长则顺,以德则人服。今长皇子贤而世嫡,天所命也,请立。”乃定策禁中。于是诏世祖临朝监国,嵩为左辅。世祖即位,进爵北平王,司州中正。诏问公卿:赫连、蠕蠕③征讨何先?嵩与平阳王长孙翰、司空奚斤等曰:“赫连居土,未能为患;蠕蠕世为边害,宜先对大檀。及则收其畜产,疾追则不足经久,大众财不能及之。赫连屈丐,土宇不过千里,其刑政残虐,人神所弃,宜先讨之。”尚书刘洁、武京侯安原请先平冯跋。帝默然,遂西巡狩。后闻屈丐死,关中大乱,议欲征之。嵩等曰:“彼若城守,以逸代劳,大檀闻之,乘虚而寇,危道也。”帝乃问幽微于天师寇谦之,谦之劝行。杜超之赞成之,崔浩又言西伐利。嵩等固谏不可。帝大怒,责嵩在官贪污。寻迁太尉。久之,加柱国大 * * 。

自是,舆驾征伐,嵩以元老多留镇京师,坐朝堂,平断刑狱。薨,年八十。谥曰宣王。后高祖追录先朝功臣,以嵩配飨庙庭。

(节选自《魏书》)

[注]①长孙嵩(358—437)北魏大臣。②苻坚(338-385),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称大秦天王。③蠕蠕(rú):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即柔然。其第十代君主名大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嵩节假:授予。

B.以酃酒及江南食物遗:留下

C.更敕精兵为战备简:挑选。

D太宗寝疾寝疾:卧病。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长孙嵩受到君主重用的一组是(3分)

①年十四,代父统军

②太宗假嵩节,督山东诸军事

③诏嵩厚答之

④世祖即位,进爵北平王,司州中正⑤太宗寝疾,问后事于嵩

⑥后高祖追录先朝功臣,以嵩配飨庙庭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孙嵩较有军事才能。时局乱时,他统领部众,不使分散而归附苻坚;趁刘裕无暇相顾,他与叔孙建从成皋南渡,东晋诸屯军望风而溃。

B.长孙嵩为官清廉。刘裕借道通行时在船上看见了长孙嵩的营帐,派人送去美酒美食,长孙嵩没有私自留下,全部送到京城。

C.长孙嵩有时很固执。屈丐死后,关中大乱,世祖想要征讨赫连,寇谦之、崔浩等都支持,而长孙嵩坚决反对,最终惹怒了世祖,遭到贬职。

D.长孙嵩恪尽职守。他做了柱国大 * * 后,总是在世祖亲自外出征讨作战时,以元老身份留守京城,坐镇朝堂,并且处理日常各种刑狱案件。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裕西过者,便率精锐南出彭沛,如不时过,但引军随之。(5分)

(2)彼若城守,以逸代劳,大檀闻之,乘虚而寇,危道也。(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