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加快实施重大民生工程,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落实2008年底中央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之一。然而,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是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材料一:目前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消费能力不足;农民的消费结构存在问题,在有限的收入中,除去基本生活支出和再生产投资外,农民支出的很大部分用于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支出,制约了农民其他方面的消费,对消费预期产生不利影响。
材料二:国家的相关政策
政策1 | 全部取消了农业税,提高2009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2008年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投入达到5625亿元。 |
政策2 | 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建立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
政策3 | 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
政策4 | 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
(1) 为什么要扩大消费需求?
(2) 说明政策出台的哲学依据。
(3) 财政的作用表现哪些方面?
⑴①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和其他各个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④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在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更要通过扩大消费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
(2)①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国家出台的政策属于意识范畴。②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是由物质决定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我国存在的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这一客观实际是我国相关政策出台的依据。③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我国相关政策这一正确意识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消费不足的问题,将减少农民在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方面的支出,从而扩大其他消费。
(3)①实施家电下乡给予财政补贴,将降低农民的消费支出成本,激活农民的购买力,优化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这说明财政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将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扩大农村消费,促进生产发展,实现工业、商业、农业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这说明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③将缓解国际市场疲软,出口乏力,协调两个市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这说明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4)①政府实行的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保障、扩大农村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正确履行了经济职能,加强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关注民生,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这正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②材料中的各种举措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这是坚持执政为民的体现。
本题主要考查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意识的相关内容、财政的作用、时政相关内容。第一问,为什么要扩大消费需求?其理由就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第二问,政策出台的依据,从意识的主观范畴、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意识的内容和反作用说明即可。第三问,财政的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家电下乡给予财政补贴”主要表现为对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方面,因此,要根据材料有选择地回答问题。第四问,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含义要理解正确,找出材料中的具体行动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对接上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