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秋末晚菘

       ①古人称蔬菜好吃,常夸“初春早韭,秋末晚菘”。《本草纲目》解释道:“菘性凌冬晚凋,有松之操,故曰菘,俗谓白菜。”霜降以后,白菜味道最鲜,故赞美“秋末晚菘”。

       ②野生白菜属十字花科,原是远古人类的采集植物之一;世界上栽种白菜最早的是中国,在距今约7000年的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就出土了瓮藏的白菜种子。大白菜,则是我国祖先培育出来的北方优良的“结球白菜”变种。

       ③鲁迅先生早期作品里,曾描写过挂在杭州水果店里的“胶菜”,那就是大白菜;因以胶东所产品质最好,故称“胶菜”。鲁人夸说的“泰山三宝”,其中第一宝即为白菜。鲁迅迁居北京后,在他小说里出现的大白菜,就堆成一座小金字塔,点缀了这座古城普通人家的冬日风景。

       ④真是“百菜不如白菜”。大白菜营养丰富,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外,还含有微量的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和抗坏血酸等成分;并且产量高,每亩10000斤以上,还耐贮存,价廉物美,是冬令蔬菜中老百姓餐桌上的佼佼者。北京人包饺子,涮锅子,做芥末墩儿,都少不了它。白石老人生前爱吃大白菜,也爱画大白菜,并题道:“牡丹为花之魁,荔枝为果之龙,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南方人到了北方,常起“莼鲈之思”;北方人到了外地,也会生“菘鲷之想”吧!那年,我们几个北京人在斯德哥尔摩,突然对祖国的白菜害起相思来了,到中国餐馆定了一份烧白菜。第二天一上桌,如风卷残云,首先把一盘白菜,吃了个底儿朝天。可是价钱令人咋舌,超过了一盘烹大虾;而且还是好客的女店主,亲自上市场去采购来的哩!

      注:①鲷,即山东所产肉味鲜美的“加吉鱼”。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各用一句话概括第②、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述人们喜欢白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白菜或大白菜。

2、第②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白菜的国家或我国种植白菜历史悠久。

     第④段:百菜不如白菜(人们因白菜的优点或好处而喜欢白菜)。(意思对即可)

3、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答出两种即可)

4、①营养丰富;

     ②产量高;

     ③耐贮存;

     ④价廉物美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重农抑商政策,就是代表土地资本的统治阶级,用以维持封建势力的唯一方法。中国历史,自秦汉以至民国成立,其间每当更迭朝代的时候,便有所谓“群雄并起”,这种“群雄”,就是封建的割据之代表人物,他们都是些狡黠者,利用朝代更迭人民骚动的时机,来攫取统治阶级的地位,以保持地主阶级宰割天下的局势。所以朝代只管更迭,却依旧不曾脱离封建社会,而走入到另一个阶段上面去。但是,为什么不能脱离封建社会呢?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因为中国的产业没有发达。产业没有发达,所以即令有势力雄厚的商业资本,其力量也不足以摇动封建社会的秩序,却不能代替土地资本,而使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走到另一个阶段上面去。一部二十四史的 * * 推移,翻来覆去,都不能跳出封建社会的圈子外面,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杨东莼:《中国文化史大纲》

材料二:大量贵金属经过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被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16世纪的政治经济学专家们针对这个时期提出了一套“国富”理论。他们认为这个理论没有任何瑕疵,并且可以给他们本国带来最大限度的利益。他们认为,只有黄金和白银才是最实际的财富……重商主义将财富的价值无限扩大,而对于普通人来讲,成为“有钱人”则成为其毕生的追求。经济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像外科手术技术和时尚潮流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就我所知,到了19世纪,重商主义被摒弃,迎来了开放与竞争并重的自由经济体系。

——(美)房龙:《人类的故事》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经济政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