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5年我国社会经济收入差距状况分析表
比较项目 | 全社会收入 | 城乡居民收入 | 行业(人均平均工资) | 职业收入差距 | |
收入 差距 状况 | 居民收入 基尼系数: 超过0.4 | 城镇居民:年增速8%-9% 乡村居民:年增速4%-5% | 全国机关:约1.6万;事业单位:1.5万;企业:约1.4-1.5万;电力、煤气等行业;超过6万元 | 企业经营职位和一般职位间收入差距普遍在20倍以上 |
材料二 2005年10月,党的十届五中全会强调: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材料三 2006年3月温 * *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统观全局,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统筹兼顾,关注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二与材料三共同说明了什么?
(2) 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党与国家为什么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3) 运用分配、财政与税收知识分析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1)材料一说明我国社会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社会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高,垄断行业收入过大,远远超出其他行业,同职业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较大。
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党与国家政府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2)公平的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A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注重公平,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B中央财政支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向三农,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旧群体倾斜,从而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
C完善税收制度,特别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积极作用。
本题是通过图表来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一是分析图表的能力,另一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注重指出我国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差距,要我们去关注社会公平。同时要注意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学生对两者的关系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