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很多地区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14中A、B、C、D 所在区域的农业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料二:基塘模式是通过挖塘抬田形成基塘后,农民在基上种桑养蚕,把蚕沙投放到鱼塘养鱼,塘泥回田肥桑,使得“桑茂蚕壮鱼肥”。这就是传统的桑基鱼塘。如今,“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花基鱼塘”等更多形式的基塘农业不断出现。图15为“基塘生产模式示意图”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⑴从农业地域类型来看,A是          。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来看,限制A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C地区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如图15所示,分析材料二,C地区该农业生产模式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          

(3)B地粮食生产,属于                 (填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分析B地发展该种农业的区位优势。(至少答三点)   

                         ;                        ;                              

答案

(1)商品谷物农业 (2分) 热量不足(2分)

(2)混合农业(2分)

(3)水稻种植业 (2分)自然条件{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地形平坦;土壤:土壤肥沃;水源: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喜食大米;,精耕细作,种植历史悠久}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位。

(1)A表示我国东北地区大规模的商品粮生产,故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但由于该地所在纬度高,热量不足成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条件。

(2)结合图15,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种植业和养殖业并重,故属于混合农业。

(3)B地的粮食生产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水稻种植,故属于水稻种植业。该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种植历史)等方面分析。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