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小明在参加地理科技竞赛时,遇到如下问题,你能帮帮他吗?

小题1:下列有关我国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B.内蒙古高原牧草如茵,冰川广布。

C.云贵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黄土高原黄土深厚,黄土质地疏松。小题2: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长白山—武夷山小题3: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低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地势高

C.地面起伏

D.草原退化小题4: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

A.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从中部地区向东、西部递减

D.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小题5: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看,“春风”应指

A.冬季风

B.夏季风

C.海陆风

D.东北风小题6: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A.青海湖

B.太湖

C.鄱阳湖

D.洞庭湖小题7:我国绝大部分河流注入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B

小题6:C

小题7:D

题目分析:

小题1:青藏高原牧草如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云贵高原地形崎岖,黄土高原黄土深厚,黄土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小题2: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小题3: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低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

小题4: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小题5: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看,“春风”应指夏季风,意思是说夏季风不过玉门关,玉门关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

小题6: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也是一个咸水湖。

小题7: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少部分注入北冰洋和印度洋,没有注入大西洋。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地形特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我国季风风向、我国河湖的类型等知识。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30分)2011年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中 * * 党建党90周年,某班学生做了一个关于世界历史发展模式的研究性学习:

探究一:中国的传统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⑴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6分)

探究二:西方模式

就制度而言,在近代发展中,有两种不同的复杂组织特别重要——民族国家及系统化的资本主义生产 ……从由这两种伟大的转变所导致的生活方式而言,近代是一项西方的工程吗?对此问题,直截了当的答案一定是“Yes”。

——吉登斯《现代化的结果》

⑵依据材料,以英国为例,说明西方近代化的进程。(9分)

探究三:苏联模式

苏联经济减速的一个原因是,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供应不断减少,这与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斯大林时期人力和自然资源都可以大量获得。另一个原因是经济规模日渐扩大,其内容日趋复杂,这使中央计划一切的做法变得日益困难也愈来愈无效。不过也许苏联减速的主要原因还在政治方面的——苏联的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⑶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苏联模式的特点。(6分)

探究四:中国的探索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 * * ”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

——《复兴之路》解说词

⑷根据所学说明“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是怎样出现的?其为现代化建设提出哪些创见?(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