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梦,人类最神奇的生理景观》,完成问题。
梦,人类最神奇的生理景观
张元国
  ①人人都做梦,可有几人能说得清梦到底是怎么回事?古今中外不少哲人或先贤,都试图从自己的视角来阐释梦的本质,以致说法形形色色。现代科学倾向于这样一种概念: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局部的大脑组织尚未完全停止兴奋,由此引起的一种头脑中的表象活动,是生理与心理活动的交叉、重叠与融合。一个人做梦的内容,与他清醒时候的意识中留存的生活印象有关,只是到了梦中,这些生活印象变得错乱不清,于是以想象或虚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便是梦的内容总是混乱、迷离甚至荒诞的奥妙所在。
  ②人人都离不开梦,可对梦有好感的人却不多,大多数人将梦与睡眠质量差等同起来,天真地希望没有梦该有多好。但科学家却持相反的观点:梦不仅是人的常见生理现象,还为人的健康立下了“汗马功劳”。
  ③人类睡眠分为有梦睡眠与无梦睡眠两大类型,通常认为有梦睡眠休息躯体,无梦睡眠休息大脑。事实却是:作为大脑生理现象之一的梦,是脑发育的需要。医学专家的研究发现,有梦睡眠与大脑功能活动状态呈平行关系,脑的发育离不开梦的“催化”,梦少并非好事,很可能是脑功能不佳的一种标志。
  ④睡眠专家发现,人脑中含有两类催眠物质,一类催有梦睡眠,另一类催无梦睡眠,如将催有梦睡眠的物质——有梦睡眠肽注入动物体内,有意延长动物的有梦睡眠期,结果这些动物的平均寿命不仅未缩短,反而大大延长。这种现象提示:做梦不仅无害,而且有延年益寿之功。假如你睡觉真不做梦,不仅不应该沾沾自喜,误以为是睡眠质量高的表现,还应该提高警觉,最好去看医生,因为可能是疾病临身的警号。专家的解释是:梦是人脑中主管各种功能的各个中心点联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某一个中心点受到损害就不能形成梦,或形成一种残缺不全的梦。因此,总不做梦并非好事,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⑤科学实验表明:人的精神负担越重,做梦也越多,奥妙在于人体需要以梦的形式来减轻或消除精神世界里的“乌云”。科学家认为心灵的创伤不是靠时间,而是经过梦来治愈的,梦如同流水逐渐冲洗掉痛苦的回忆与悲伤的往事。因此,应从调适心态、维持心理平衡的高度来认识做梦的意义。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如果没有梦,我们都会发疯。”
  ⑥说到这里你该明白,做梦乃是人体生命所必需,如同出汗、泌尿一样。盲目追求无梦睡眠,甚至不惜动用药物等手段予以干预,有百弊而无一利。专家做过试验,用药物等手段切断梦境,不仅导致脉搏、血压、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紊乱,而且出现了紧张、易怒、记忆下降等精神障碍。因此,用友善的态度看待梦,与梦“和平共处”,乃是科学养生的要诀之一。
(有删改)
1.阅读第⑥段,结合画线句子的内容,说出“专家做过试验”这几个字不能删去的两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文的内容,对下面两则材料中的现象加以解释。
【材料一】
  张爷爷经常半夜叫醒身边的老伴李奶奶,给她讲刚刚做过的梦。张爷爷的梦多,故事也就多。李奶奶基本上不做梦,也就没什么可讲。可是清晨醒来,张爷爷精神饱满,而李奶奶不是头晕就是头痛。
【材料二】
  自从“一模”考试成绩下降,小明就经常做梦。不是梦见英语考试没有背单词,就是梦见忘带作业,或是梦见各种原因的迟到。每次急醒后,想到这些倒霉的事不过是梦,而现实要好的多,小明的心情就轻松了许多。
材料一: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如果删去“专家做过试验”这几个字,其一就不知道是谁“用药物等手段切断梦境”;其二“用药物等手段切断梦境”这件事的性质也不清楚了。

2.示例:①张爷爷的梦多,说明他身体健康。梦,是脑发育的需要,是人体生命所必需的,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李奶奶基本上不做梦,可能是疾病临身的警号。专家认为:梦是人脑中主管各种功能的各个中心点联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某一个中心点受到损害就不能形成梦。

     ②实验证明:人的精神负担越重,做梦也越多,人体需要以梦的形式来减轻或消除精神世界里的“乌云”。小明的梦就是这种现象。

(意对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激动,令人精神振奋。红紫烂漫的春天,多么活力充沛,生气蓬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是我们对它的赞叹和歌颂,同时也不妨对它作一科学的解释。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它是酸性的时候,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当它是碱性的时候,呈现蓝色,碱性较强,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而当它是中性的时候,则是紫色。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还有“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菊花,“金英翠萼带春寒”的迎春花,都呈黄色。菊科植物除了黄花以外,还有橙色的花。橙色与柑橘、南瓜等果实的颜色相似,而最典型的是胡萝卜,所以表现这种色彩的色素,就被称为胡萝卜素。
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染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白色,中午淡红,下午深红,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又如八仙花,初开白色微绿,经过几天,变成淡红,或带微蓝,它不像添色木芙蓉那样朝开暮落。至于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渐淡褪。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还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短不同,红光波长,紫光波短。酸性的花青素会把红色的长光波反射出来,送到我们的眼帘,我们便感觉到是鲜艳的红花。同样,中性的花青素反射紫色的光波,碱性的花青素反射蓝色的光波,胡萝卜素有不同的成分,便分别反射黄色光波或橙色光波。白花不含色素,但组织里面含有空气,会把光波全部反射出来。

花为什么会是红色的

A.细胞液中含有红色的花青素

B.细胞液中含有酸性的花青素

C.细胞液中含有碱性的花青素

D.细胞液中含有中性的花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