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邦月是福建邵武市晒口煤矿的一名退休工人。1967年,他的工友顾伟祖临终前恳求朱邦月收养自己的儿子并迎娶他已怀孕5个月的妻子朱玲妹。其时,朱玲妹已经身有残疾。朱邦月与朱玲妹母子组成新的家庭后,为了更好地照顾母子三人,他放弃了生育亲生子女的念头。 1985年,不幸的事发生了。由于遗传的原因,两个儿子高中没有毕业就先后患上了与母亲同样的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由于国内没有有效治疗的方法,两个孩子的肌肉开始萎缩.渐渐生活无法自理。朱玲妹的病情也逐渐加重,母子三人的日常生活全要靠朱邦月来打理。朱邦月每天早晨起床后,就帮母子三人翻动身体,然后上街买菜。回来就忙着帮妻儿穿衣、洗漱、上卫生间,然后洗涮着家里人换下的衣服,在厨房里炒上几个家人爱吃的菜…一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他就忙碌在这不足70平米的房间里。
(1)在日常生活中,朱邦月扮演了哪些角色,承担了怎样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邦月为了当初的一个承诺,几十年来坚持不放弃,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邦月当选为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朱邦月扮演着丈夫、父亲的角色,承担着照顾妻子、子女的责任。
(2)朱邦月重信守诺,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3)承担责任虽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也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一个积极承担责任的人,会赢得他人的赞许和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