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8.(11分) 材料一、“手机扫黄”是2009年岁末各大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2009年12月8日下午,中央外宣办、全国“扫黄打非”办等九部门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要通过全面净化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环境,努力建立良好的网络文明风尚。

材料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据此,有人认为,网络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个人无法抗拒,抵制低俗网络文化关键在于国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国家重视健康网络文化建设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二,请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7分)

答案

28、(11分)

(1)①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低俗文化则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危害社会。(2分)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2分)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人的发展。因此国家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3分)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个人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而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2分)

③个人要提高辨别各种不同文化的能力,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增强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个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