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判断题

今年三月,中央电视台报道组到我国傣族和藏族居住区采访当地少数民族的庆典活动。他们收集了一些地理资料,却不小心弄乱了,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帮助他们重新整理归类:(5分)

A.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所属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昆明,澜沧江流经此地。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广泛种植水稻,农作物一年三熟。

B.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自然特征是“高寒”,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所属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拉萨(日光城),雄伟的布达拉宫屹立在雪域高原上。

C.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牦牛为该牧区的优良畜种。该区还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藏羚羊。

D.旅游资源主要有原始热带雨林;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有竹楼、竹筒饭、孔雀舞和泼水节等独特民族特色,支柱产业是旅游业。(1)请根据以上资料将代表该地区的字母代号填入横线。

云南西双版纳__________________;   西藏自治区__________________。

(2)两地地理环境相差很大,造成两地地理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D         BC

(2)地形因素

题目分析:

(1)云南西双版纳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所属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昆明,澜沧江流经此地。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广泛种植水稻,农作物一年三熟。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原始热带雨林;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有竹楼、竹筒饭、孔雀舞和泼水节等独特民族特色,支柱产业是旅游业。

西藏自治区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自然特征是“高寒”,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西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拉萨(日光城),雄伟的布达拉宫屹立在雪域高原上。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牦牛为该牧区的优良畜种。该区还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藏羚羊。

(2)云南的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西藏自治区属于高山高原气候,由于地形因素造成两地地理化境相差很大。

点评: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有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青藏地区突出的特征是高寒。

判断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1~7题。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款款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 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___________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 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1.解释加粗的词。

止复作___________________

以声人___________________

2.最符合“莫措其手”原意的一项是( )

A.没办法动手

B.没机会动手

C.来不及动手

D.想不到动手

3.文中与“使童子烛之”中“烛”字用法相同的另两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虚词是( )

A.乃

B.而

C.以

D.辄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文中加粗句子相照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7.最符合文章寓意的一项是( )

A.人 虽聪明,但欲要成功,必须专一,如不专一,必致失败。

B.人虽聪明,但有时也会被假象所迷惑。

C.人虽聪明,但要警惕诡计多端的坏人。

D.人虽聪明,但也会有失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