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特大城市及周围农业区变化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农业区II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B.劳动生产效率高
C.生产规模大,但商品率低
D.生产以家庭为单位,机械化水平低小题2:关于农业区I在2006年扩大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的发展,使市场扩大
B.经济的发展,使居民收入提高
C.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保鲜技术提高
D.农业政策调整和农业技术改革小题3:与1986年不同的是,2006年农业区I的农产品常年供应量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对气候因素的热量条件进行改造
B.对地形因素进行了改造
C.对土壤条件进行了改造
D.建设了跨流域调水工程,改变了水源条件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题目分析:
小题1:根据图例农业区II主要分布于离城市较远的郊外,且分布面积大,故判断为粮食作物生产,且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故判断为旱地种植业,以家庭为单位,机械化水平低。
小题2:农业区I分布于郊区,判断为市场指向型的城郊农业生产,其规模的扩大主要是由于城市化,市场的扩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小题3:影响农作物的生产时间延长,一般考虑技术的发展,如大棚农业生产,对热量条件的改造能延长农业生产的时间。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应结合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布局原则,结合我国的区域农业生产的特征和市场、技术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内容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