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农业科技摆上突出位置,同时也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分析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区域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甲 | 水稻 | 油菜、棉花等 |
乙 | 春小麦、玉米 | 甜菜、大豆等 |
乙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图中C、D两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 (2分)
(3)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甲是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2分)甲区域与乙区域相比,农业发展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纬度较高、气候温凉,只适宜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4分)
(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2分)
(3)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每空1分,共2分) 条件:①水热条件优越②劳动力充足(4分)
题目分析:
(1)甲位于长江的中游,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位于我国的东北,属温带季风气候,纬度较高、气候温凉,只适宜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
(2)乙图中C、D两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纬度高,热量不足。
(3)甲位于长江的中游,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乙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广人稀,土壤肥沃,非常适合机械化操作,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甲区域与乙区域相比,甲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劳动力充足是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区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2012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我国长江中游、东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等知识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