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读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小题2: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小题3: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C.进口木材,成本低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题目分析:

小题1:受距海远近和夏季风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小题2:乙平原为我国的东北平原,其影响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小题3: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掌握了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与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应采取的措施,本题不难作答。

【知识小结】东北区(黑、吉、辽)农业的综合分析:

1、自然条件分析

(1)长冬严寒但夏季温暖,日照时间较长,一年一熟;年降水量平均达400—600mm,属湿润半湿润区,灌溉水源充足。

(2)东北平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遍布肥力较高的黑土,对农业机械化耕作极为有利。

(3)冻土广布,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

(4)沼泽地面积很大,也已通过排干水分来开发利用,但在开发中也引起了气候变干,所以沼泽地开发不宜过量。

(5)本区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农作物在秋季降霜早或春季温度低时会受到低温冷害,农作物大幅减产。

2、农业特色

(1)以玉米、春小麦为主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2)以大豆、甜菜为主要经济作物,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甜菜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松嫩平原为最多。

(3)其它经济作物有亚麻、柞树(柞蚕)、苹果、烤烟等。

填空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