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以下是这次会议期间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在如何分摊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发达国家如何为发展中国家减排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等关键性问题上,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意见分歧很大,甚至可以说是针锋相对。中国政府主张,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后者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

(1)运用政治生活分析说明中美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和中国政府的主张。(6分)

镜头二:位于丹麦中部的萨姆索岛(Samso)是丹麦应对气候变化的“示范岛”。岛上居民生活简单朴素,仍以农业为生。岛上耸立的风力发电机全面实现了供电的自给自足;秸秆供热工厂,满足了岛上二百多户家庭的供热需要。如今,气候变化已经深深影响到了萨姆索岛生活的方方面面。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小岛的命运会不可避免地在大海中飘摇。

(2)萨姆索岛居民的生活以及气候变化对该岛的影响对我们有何哲学启示。(6分)

镜头三:身为中国青年环保志愿者、哥本哈根会议气候使者,来自南开大学政治哲学专业的肖欣每天忙于参加各类组织的会议,并将自己在中国内陆地区采集的气候变化物证展示给参会人员。中国“环保名片”李冰冰也来到了哥本哈根,她给各国与会者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手帕。手帕上画有很多中国特色的图案,代表了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3)请你评价环保志愿者的哥本哈根之行的文化意义。(6分)

镜头四:2009年6月5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暨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发改委关于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2009年工作安排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落实环保审批程序,为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

(4)结合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节能减排工作?(6分)

(5)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我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提出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三条。(6分)

镜头五:2009年11月17日晚间,北京市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关于调整本市非居民用水水资源和污水处理费的通知》,从20日起,北京市非居民用水水价将上调0.40无/立方米,调整后销售价格为5.80元/立方米,并实现工商业和服务业用水同价,其中水资费上调0.22元/立方米,污水处理费上调0.18元/立方来。另外,北京市还将在近期召开居民水价调整听证会。北京市有关部门将根据听证会意见研究确定居民用水水价调整方案。

(6)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谈谈水价上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分)

镜头七:哥本哈根离我们很远,我们感受不到为人类的未来谋划的会议气氛。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现在的寒冬腊月却与几十年前的动辄零下三十多度的寒冬腊月不可同日而语。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生态危机,水危机……我们现在所持有的生活态度、经济模式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未来。我们需要为子孙后代计,为他们预留生存空间。所以,节能降耗,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肩负着国家的希望,怎能无动于衷呢?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号召,在节能减排方面、倡导低碳生活方面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做一名合格、优秀的中学生。

请从辩证法的发展的观点谈你对推进节能降耗、低碳生活的建议。(12分)

答案

(1)运用政治生活分析说明中美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和中国政府的主张。(6分)

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2分)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问题的利益冲突是导致两国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1分)②中国政府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③中国政府的主张坚定地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1分)

(2)萨姆索岛居民的生活以及气候变化对该岛的影响对我们有何哲学启示。(6分)

①自然界具有物质性。萨姆索岛居民的生活尊重了自然界固有的规律,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分)

②规律是客观的。气候变化对该岛的影响表明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分)

③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萨姆索岛居民在生活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造福人类。(2分)

(3)请你评价环保志愿者的哥本哈根之行的文化意义。(6分)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和个人产生重大影响。环保志愿者的哥本哈根之行对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具有重大意义。(2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环保志愿者在哥本哈根通过展示物证、赠送手帕,能让与会者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接受中国环保文化的影响`。(2分)③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环保志愿者的哥本哈根之行主动地推动了中国的环保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

(4)结合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节能减排工作?(6分)

①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能。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对企业活动的调节和监管,扶持企业研发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研工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保护公共环境。(3分)

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中,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1分)

③政府要依法行政,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力度,依法行使环保审批程序,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错误!链接无效。

④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强化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的执法监督,健全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内部监督机制,及时公开相关政务信息,自觉接受人民监督。错误!链接无效。

(5)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我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提出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三条。(6分)

①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②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研究和推广低碳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④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⑤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每点2分,只要提出相应的措施三条即得满分)

(6)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谈谈水价上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分)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小。水作为生活必需品,水价上涨对人们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另外,居民水价上调会增加居民生活成本,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居民增强节水意识,促使居民节约用水,减少浪费。(2分)

②工业和服务业水价上涨,使生产成本增加,使产品价格上涨,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为此生产者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及科学的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2分)

(7)请从辩证法的发展的观点谈你对推进节能降耗、低碳生活的建议。(12分)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推动事物的发展。(可替换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坚持创新)多开发节能降耗的新发明、新设备。(4分)②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每个人都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等。(4分)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走艰难的路。要不断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4分)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