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G省近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
投资率 | 42.9% | 44.8% | 46.9% | j0.4% |
消费率 | 51.6% | 50.2% | 48.6% | 45.7% |
材料2:近年G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年份 | 生产总值 增幅%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实际增幅% | 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实际增幅% | 农村占全社会消费 品零售额的比重% |
2004 | 11.8 | 7.7 | 5.O | 38.1 |
2005 | 11.6 | 8.2 | 5.9 | 36.8 |
2006 | 13.4 | 10.4 | 8.3 | 35.4 |
2007 | 15.2 | 10.1 | 7.3 | 33.8 |
问题:
(1)材料l、材料2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
(2)材料1和材料2有什么联系?(3分)
(3)结合上述材料,请谈谈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10分)
(1)表1反映了G省2004~2007年投资率逐年提高,消费率逐年下降,说明了G省消
费需求明显不足,对经济拉动作用有限。表2反映了G省2004~2007年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小于生产总值的增幅,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逐年下降.(6分)
(2)居民收人水平的提高赶不上经济增长率,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收人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是导致G省消费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因素。(4分)
(3)①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增加中低收入户家庭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②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③稳定物价水平,挖掘消费潜力。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稳定供应。加强市场监测和监管,对哄抬物价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④加强社会保障,激发预期消费。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转移力度,缓解居民消费后顾之忧,切实解决居民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
⑤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和谐消费环境。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督。
⑥优化投资结构,增加生产性消费,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从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主要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等的投入。
(第三问每点2分,共8分;只要答到其中四点即可满分。如果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