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农业要求不违农时,农作物必须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播种和收割。下表1是某农机公司统计的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小麦的收割时间。完成题。

地区收割开始时间地区收割开始时间
山东5月26日北京6月12日
湖北5月18日辽宁7月13日
小题1:影响四个地区小麦收割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纬度

C.地形

D.劳动力数量小题2:青海西藏小麦的收割时间比湖北(  )

A.早,原因是太阳辐射强

B.早,原因是气温日较差大

C.晚,原因是热量不足

D.晚,原因是气压较低小题3:如果辽宁和湖北都种植水稻,那么湖北的水稻亩产比辽宁(  )

A.高,主要原因是熟制不同

B.高,主要原因是灌溉水源充足

C.低,主要原因是土壤肥力较低

D.低,主要原因是机械化水平低小题4:材料中孟子的思想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联系性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B

题目分析:

小题1:我国收小麦时间自南向北越来越晚,主要是因为温度(积温)造成的。不同纬度热量存在差异,越往北积温越低。

小题2: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故热量低,则小麦的收割时间应较同纬度地区晚。

小题3:受热量条件差异的影响,湖北可一年二熟,辽宁一年一熟。

小题4: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即反映了持续性原则。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掌握热量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差异的基本原因,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纬度位置的差异、地势条件的差异进而分析热量条件的差异。并能掌握结合古文的准确含义,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