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1:2009年10月16日是第29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主题是“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它强调了目前全球10.2亿人营养不良的严重困境以及在当前萧条的经济环境下帮助饥饿人口的重要性。需要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向受影响最严重的家庭提供紧急援助,并将持续增加农业投资作为长期措施。
材料2: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
材料3: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谷物总产量呈 趋势。(1分)
(2)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2分)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3)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6分)
甲图 | 乙图 | |
农业地 域类型 | ||
区位条 件评价 | 社会经济方面的有利条件 (列举出最主要的一条): | 自然环境方面的有利条件 (答出三条): |
(5)图乙中b、c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
(14分)
(1) 下降(1分) (2)A(2分)
(3) (6分)
甲图 | 乙图 | |
农业地域类型 | 水稻种植业 | 商品谷物农业 |
区位条件评价 | 劳动力丰富 | 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
(5)小麦 玉米(2分)
题目分析:
第(1)题,本题的关键是直方柱状图的解读。通过“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可知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谷物总产量呈下降趋势。
第(2)题,埃及地处北非一带,埃及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国土面积绝大部分为沙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供应可能性小,调整饮食结构、鼓励移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3)题,甲所示的农业主要布局于东亚、东南亚、南亚,故判断为水稻种植业;乙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北部,故为商品谷物农业。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地价、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分析。水稻种植业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充足、悠久的种植历史,丰富的传统经验、食物偏好—稻米是人们喜爱的粮食作物。美国商品谷物农业自然要素是地势平坦广阔,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第(4)题,甲图中a国是中国。我国人口多、粮食生产压力大且农田多为中低产田,对此提高粮食产量需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加强防灾减灾。
第(5)题,本题考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地区分布。b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c区主要农作物是玉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解答本题先明确以下几点:(1)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2)图甲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沿海地区,故判断为水稻种植业;(3)图乙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故判断为商品谷物农业的小麦带和玉米带。其生产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4)水稻种植业生产规模小,依靠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单产高,但由于经营规模小,当地人多地少,故商品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