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材料三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
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7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4分)
(4)结合材料三谈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3分)
(1)基本特点: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6分)
(2)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3分)
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4分)
(3)特点:生产力迅速发展;
伴随着对自然更大的征服和对落后农业国家的征服;
先进的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富;
建立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政体。(4分)
(4)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发展;
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
促进和谐发展。(3分)
题目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可结合教材作答: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2)根据材料二“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可以分析得出,人类经历了一个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因素有多种,但主要的是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3)从材料“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可以归纳的出工业文明的特点:生产力迅速发展;伴随着对自然更大的征服和对落后农业国家的征服;先进的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富;建立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政体。(4)此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宽。从政治上看,人类文明经历了一个由人治到法治、由专制到民主的过程;从经济上看,经历了一个由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过程。相关的历史知识学生应该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