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其对土质的要求低,耐旱、耐瘠薄,可充分利用边际性土地(指基本不适合种植粮、棉、油等作物的土地)。现在木薯成为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由于技术限制,在乙醇生产过程中,耗水量大,污染也较大。
材料二 木薯与其它农作物生产酒精的经济性比较表。
材料三 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
(1)阅读材料,选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区,并分析其大量种植木薯的自然原因。(10分)
(2)有学者建议我国大面积推广木薯种植并发展木薯乙醇工业,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8分)
(1)(10分)丁地(2分);年平均气温高,高温天气时间长(2分);纬度低,山脉阻挡,霜雪天气少(少低温冻害)(2分);广西喀斯特地貌分布广(2分),土地贫瘠,耕地面积小;地表水缺乏,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利用边际性土地)(2分)
(2)(8分)赞同:可在我国低纬度地区发展木薯种植;可利用木薯大力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发展新能源;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木薯生产乙醇效益高,增加收入。
不赞同:我国热带面积较少,木薯种植大面积推广有限;大面积推广,过多的占用耕地,影响粮油生产;木薯乙醇生产用水量大,导致珠江下游地区水资源缺乏;木薯乙醇生产过程中,污染环境。(注:观点2分,理由任意3点2分。观点与理由矛盾不得分,不标明观点不得分)
题目分析:
(1)从材料中可知,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其对土质的要求低,耐旱、耐瘠薄,可充分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根据图中年均温分布情况看,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高温天气时间长,北部有两广丘陵阻挡,霜雪天气少,低温冻害少。广西喀斯特地貌分布广,土地贫瘠,耕地面积小,地表水缺乏,不适宜发展粮、棉、油作物,却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木薯。所以丁地最适宜。
(2)赞同:我国山区面积广,低纬度地区不适宜粮食生产的地区,可以发展木薯种植。我国的能源以煤炭为主,环境污染严重,利用木薯大力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发展新能源,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木薯生产乙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就业机会,效益高,增加人们的收入。
不赞同:我国位于热带的面积较少,木薯种植大面积推广有限。我国山区面积广,平原面积少,大面积推广,可能过多的占用耕地,影响粮油生产。木薯乙醇生产用水量大,可能导致珠江下游地区水资源缺乏。木薯乙醇生产过程中,会污染当地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