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之一是起诉。根据司法解释,起诉的范畴不包括

A.起诉后,被法院作不予受理或驳回或当事人自动撤诉的

B.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起权利保护请求的

C.向有关单位提起权利保护的

D.向仲裁机关提起仲裁的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诉讼时效是法律对那些不积极行使权利,在权利上“睡觉”的人给予的一种惩罚措施。对那些积极行使权利的人又设计了诉讼时效中断制度予以保护。起诉是权利人行使权利的主要形式,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严格意义上讲、起诉是指权利人依诉讼程序主张权利,但根据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民法通则意见》第174条规定,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学位(妇联等团体)提出请求的,从提出请求时起,诉讼时效中断。向仲裁机关提起仲裁的也视为起诉。根据该规定,排除了B、C、D三项。A项是否符合题意呢想想看,起诉后,法院不予受理或被驳回,说明当事人主张的权利不成立;自动撤诉等于当事人放弃行使权利,可见,不予受理或被驳回表明权利人没有行使权利,故不能作为诉讼时被中断的事由,A项正确。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截止2001年底,我国民营企业已达202.8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26.68万户,其中城镇民营企业达129.12万户,增长 19.64%;农村民营企业73.73万户,增长8.01%。2001年底,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为 2713.8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07.87万人,增长12.77%,其中投资者人数460.83万人,增加65.49万人,增长16.56%,雇工人数2253.03万人,增加241.88万人,增长 12.03%。注册资本18212.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904.55亿元,增长36.86%。
2001年,新开业民营企业达52.94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8.12万户,增长18.12%;从业人员622.4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71.63万人,增长13%,其中投资者人数118.56万人,增长10.66%,雇工人数503.91万人,增长13.57%;注册资金4796.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38.82亿元,增长38.72%。
从各省份看,民营企业户数最多的是江苏省22.55万户,其次是广东省21.1万户,浙江省20.88万户,上海市17.64万户,山东省14.47万户,北京市12.41万户,以上6省市共有109.05万户,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53.76%。从地区分布情况看,东部地区共有民营企业138.79万户,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68.42%,比上年减少0.04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民营企业36.02万户,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17.76%,比上年减少0.3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民营企业28.05万户,占民营企业总户数的13.83%,比上年增加0.42个百分点。
2001年,中国民营企业共创产值12816.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77.21亿元,增长 14.69%;实现销售总额11484.24亿元,比上年增加1600.18亿元,增长16.19Z;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45亿元,比上年增加431.52亿元,增长7.42%。从资本占用、从业人数和产出总量等方面来看,私营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大体在10-20%之间,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总户数约比2000年底增长了( )。

A.15.14%

B.13.15%

C.18.97%

D.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