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 ||||||||||||||||||||||||||||||||||
什么是田园城市 | ||||||||||||||||||||||||||||||||||
①在许多现代大都市,高楼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密集,交通越来越拥挤,并由此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和环保问题。其实,这种典型的“城市病”,早在19世纪的英国伦敦就初见端倪了。当时,伦敦城终日大雾弥漫,泰晤士河黑臭无比,整个大都市就像是免疫系统出了大问题。100多年前,一个名叫霍华德的英国人,认识到了大城市盲目膨胀的悲剧后果,提出了“田园城市”这一崭新的概念。 ②“田园城市”又称“花园城市”,由1个中心城和6个卫星城共同组成。中心城市人口约5.8万,卫星城人口约3.2万。中心城有6条放射性干道向四周辐射,与卫星城相连。每座城市内部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中央是一个占地20公顷的公园,外围分布着市政厅、音乐厅、剧场、图书馆、会场等公共建筑,再外围则为商业设施。从商业街朝外是一条宽128米的林荫道,其间有学校、教堂、花园住宅等。花园和绿地将城市按不同功能分开,使城市如同一个大花园,城市中心及周围都在绿色的环抱中。 ③然而,一个世纪以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想,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城市的规则中实现过,因为它完美得有些脱离实际。不过,这一设想中的合理成分,还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建筑专家提出一种被称为“未来紧凑城市”的设想,就很有些“田园城市”的影子。 ④在专家们的眼中,未来的“紧凑城市”是由很多个中心组成的。每一个中心就像“田园城市”中的卫星城,住宅、工作场所、商业区、娱乐区及花园绿地等结合在一起。这样,在每个中心内,居民只要步行或骑自行车就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了,从而大大减少了汽车废气的污染。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投入,未来城市的交通模式可能会发生较大的改观。联合国人口中心的布赖恩。威廉斯介绍说,在不少国家,能大量载客的有轨电车正日益发挥作用;另外,目前还出现了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这种车既能在铁轨上行驶,又能上公路,兼具火车和汽车的优点,使各个城市、各个居住中心之间的交通确实变得很“紧凑”了。 ⑤这种“紧凑城市”的布局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空间,并可以将汽车的依赖减小到最低程度,从而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1.第①段中的“城市病”具体指的是什么? 我认为“城市病”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霍华德“田园城市”中的“合理成分”指的是哪些成分? 我认为“合理成分”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下列材料和上文,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现阶段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单位:元)
在监测的523个城市中,有34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65.8%;有133个城市为三级,占25.4%;有46个城市为劣三级,占8.8%。 材料三 拥有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文章内容,联系所在社区或村组发展现状,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双文明社区建设”的工作中,应注意些什么?试陈述你的建议和主张,应力求有创意又切实可行。 我的建议和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高楼林立,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能源短缺,环境差。(意近即可)
2.一个城市由多个中心组成,城市按不同功能分开,花园、绿地和相关设施科学配置。(意近即可)
3.(1)示例:可直陈城市优点,也可阐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还可以辩证分析,道出利与弊,揭示城乡协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城乡差距只是暂时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丰富,这种差距将会越来越小。重在言之成理,准确说明应遵循的规律(即科学发展观)。
(2)示例:应注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更不能贪大求洋,应量力而行,适度超前。(无论什么样的见解和主张,均有可操作性,且有创意的,应予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