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读图 “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小题2: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⑥

D.③⑤⑥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题目分析:

小题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该河是湄公河,上游地形山地为主,侵蚀作用强烈,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B正确。

小题2:湄公河平原是季风水田农业,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商品率低粮食出口量少,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小农经营,科技机械化水平低。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盘绕。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酒,斟酒。

C.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嘱托。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享受,享用。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苏子愀然                        ②何为其然也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托遗响于悲风

A.①和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哲理思考和对时光易逝的伤感。

B.苏子的回答,借用了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由眼前的水与月联想开去,阐述了

自然界“变与不变”的道理。

C.作者善于把抽象的哲理用形象化、抒情的形式表现出来。

D.这是一篇有高度艺术技巧的散文赋,文中借用了汉赋中主客问答的形式。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