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初病而气结为气滞者,宜/顷宜开,久病而损及中气者,宜修宜补,然以情病者非情不解”此文出自().

A.《证治汇补·郁证》

B.《景岳全书·郁证》

C.《类证治裁·郁证》

D.《丹溪心法·六郁》

E.《灵枢·口门》

答案

参考答案:B

材料分析题

朱邦月是福建邵武市晒口煤矿的一名退休工人。1967年,他的工友顾伟祖临终前恳求朱邦月收养自己的儿子并迎娶他已怀孕5个月的妻子朱玲妹。其时,朱玲妹已经身有残疾。朱邦月与朱玲妹母子组成新的家庭后,为了更好地照顾母子三人,他放弃了生育亲生子女的念头。 1985年,不幸的事发生了。由于遗传的原因,两个儿子高中没有毕业就先后患上了与母亲同样的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由于国内没有有效治疗的方法,两个孩子的肌肉开始萎缩.渐渐生活无法自理。朱玲妹的病情也逐渐加重,母子三人的日常生活全要靠朱邦月来打理。朱邦月每天早晨起床后,就帮母子三人翻动身体,然后上街买菜。回来就忙着帮妻儿穿衣、洗漱、上卫生间,然后洗涮着家里人换下的衣服,在厨房里炒上几个家人爱吃的菜…一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他就忙碌在这不足70平米的房间里。

(1)在日常生活中,朱邦月扮演了哪些角色,承担了怎样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邦月为了当初的一个承诺,几十年来坚持不放弃,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邦月当选为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