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缅甸西南临印度洋,东北靠中国,在中部地带种植小麦、棉花,南部及三角洲地区种植水稻和黄麻。图A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图A中①②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出②地的河流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3分)

(2)简述缅甸①②两地农业发展差异的原因。(4分)

(3)试分析影响图中输油管线建设的因素。(3分)

答案

(1)三角洲 该地地势平缓,河水流速减慢,加上海水顶托,携带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3分)

(2)中部地势较高;处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适宜发展种植小麦、棉花。(2分)

南部及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降水丰富,适宜发展种植水稻和黄麻。(2分)

(3)地形(地势起伏大);多次跨越河流;地质条件复杂;跨越国家政局的稳定性(3分)

题目分析:

(1)②地位于河流的下游,河道展宽、地势平缓,水流速度减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在河口形成三角洲。

(2)①②两地农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中部地势较高;处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适宜发展种植小麦、棉花。南部及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降水丰富,适宜发展种植水稻和黄麻。

(3)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中部地势较高,多次跨越河流,地质条件复杂,加大了修建难度;另外该管道跨越多个国家,政治情况复杂,国际上受到美国等国的干预。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