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A.高原、山地

B.低山、丘陵

C.喀斯特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小题2:该地形区制约种植业发展的因素为

A.地形

B.土壤

C.科技

D.水源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题目分析:

小题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北部位于长江流域,南部属于珠江流域。根据图例海拔判断,图示区低山丘陵分布广,没有高原分布,A错、B对。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这里不可能是云贵高原,C错。图示区河流主要是上游部分,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不是沉积地貌,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图示区应为江南丘陵地区,且属于两大水系支流的上游地区,低山、丘陵多,耕地面积小,不便于机械化生产,所以制约因素是地形,A对。该地水稻土是肥沃土壤,水稻种植业科技水平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土壤、科技是重要影响因素,不是制约因素,B、C错。该地水源充足,不是制约因素,D错。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某医院决定投资1亿余元,兴建一幢现代化的住院综合楼。其中土建工程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施工单位,但招标文件对省内的投标人与省外的投标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明确了投标保证金的数额。该院委托某建筑事务所为该项工程编制标底。2000年10月6日招标公告发出后,共有A、B、C、D、E、F共6家省内的建筑单位参加了投标。投标文件规定2000年10月30日为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2000年11月13日举行开标会。其中,正单位在2000年10月 30日提交了投标文件,但2000年11月1日才提交投标保证金。开标会由该省建委主持。结果,某建筑事务所编制的标底高达6200多万元,其中的A、B、C、D共4个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均在5200万元以下,与标底相差1000万余元,引起了投标人的异议。这4家投标单位向该省建委投诉,称该建筑事务所擅自更改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多计漏算多项材料价格。为此,该院请求省建委对原标底进行复核。2001年1月28日,被指定进行标底复核的省建设工程造价总站 (以下简称总站)拿出了复核报告,证明某建筑事务所在编制标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这4家投标单位所提出的问题,复核标底额与原标底额相差近1000万元。
由于上述问题久拖不决,导致中标书在开标三个月后一直未能发出。为了能早日开工,该院在获得了省建委的同意后,更改了中标金额和工程结算方式,确定某省某公司为中标单位。
问题
1.上述招标程序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